杨家岭特大桥96m高墩翻模施工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家岭特大桥96m高墩翻模施工技术 二公司 摘 要 本文通过忠垫高速公路杨家岭特大桥96m高墩的施工,介绍了一种简单易行的翻模施工工艺,并对模板的设计及翻模施工中一些关键的技术措施作了阐述。 关键词 高墩 翻模工艺 关键技术 工程简介 忠垫高速公路A1合同段杨家岭特大桥桥址位于重庆市忠县境内,设计跨径布置为6*40+112+200+112+3*40m,分为主桥和引桥两部分,共长804m。 全桥共计11个墩柱,2个桥台。两侧引桥均设计为双柱式矩形墩柱,其中1#、11#为等截面空心墩,2#、3#、4#、5#、10#为单面收坡变截面空心墩;主桥7、8#主墩为双肢薄壁柔性墩,分离式;主桥边墩为空心薄壁墩,其中6#墩为变截面墩,9#墩为等截面墩。 全桥11个墩柱中,50m以上高墩有6个,最高墩为8#墩,墩高95.984m。 相关背景 国内桥梁施工中,对于矮墩,施工中多采取一次立模浇筑的方法,此法对混凝土内在、外观质量及墩身垂直度等都较易控制;而对于高墩则无法一次浇筑成型,通常施工时,一般采用翻模或滑模施工工艺。由于两者施工皆是通过多次分层浇筑混凝土,来完成整体墩身施工的,质量控制离散性大,故在墩柱竖直度、混凝土内在质量以及外观质量上,较难控制。 翻模施工与滑模施工的主要区别在于模板提升系统的不同设计上。翻模需使用起重设备将模板拆除后,逐块向上翻升,滑模则在模板系统中设计液压系统,使用液压设备将模板沿墩身整体向上竖直顶升。相比较而言,翻模其模板一次性投入较少,并能充分利用高墩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塔机等起重设备。 3 翻升模板的设计 杨家岭特大桥墩柱高,现场地形起伏大,在对滑模和翻模施工方法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墩身采取翻升模板施工。 3.1 翻模模板设计 3.1.1模板高度的选定:综合考虑了节段施工时间、机具长度及钢筋配料后,将每个施工浇筑层确定为4m,同时又考虑到塔吊起重能力模板制作为2m一层,共做3层模板。 3.1.2模板构造的设计:由于墩身高,模板倒用次数多,确定面板使用6mm厚钢板制作,模板设有[16槽钢竖肋及[12槽钢后架,竖肋和后架皆组焊而成,后架为施工提供较为宽阔的操作平台,同时多层后架通过螺栓连接后组成空间桁架保证了翻模模板的空间刚度,能有效的减少模板对拉杆的使用,提高墩身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3.1.3模板翻升:翻模施工时,落模后需要将模板向外滑出再起吊,在每块模板后架底横杆上设有简易滚轮滑轨,滑出后再利用塔吊向上翻升。 3.2 模板检算: 墩身翻升模板每套3节,节高2m,每节分为6块,其中,分别为2.5*2m尺寸2块,3.1*2m尺寸4块,易分析知应以3.1*2m尺寸模板为控制进行计算。 3.1*2m尺寸模板面板为6mm钢板,横肋为50*50*5mm角钢,竖肋为[8槽钢,横肋间距40cm,竖肋间距为32cm。每块模板设Φ22mm圆钢拉杆8根,对称布置。 ⑴墩身模板侧面压力计算:p=p1+p2=45.4kpa ⑵模板钢面板计算: lx/ly=32/40=0.8,可视为双面板计算。 选取面板区格中三面固结、一面简支的最不利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取1mm宽的板条作为计算单元,q =0.0454N/mm, 计算支座弯距: M= KM·q·l=-335.7N·mm M= KM·q·l=-414N·mm 面板的截面系数W=1/6bh2=6mm3 应力为:σ=Mmax/W=414/6=69Mpa[σ]=215Mpa 满足要求。 计算跨中弯距: M= KM·q·l=144.1N·mm M= KM·q·l=90.1N·mm 面板的截面系数W=1/6bh2=6mm3 钢板的泊松比为ν=0.3,换算弯距为: M= M+ νM=171.1N·mm M= M+ νM=133.3N·mm 应力为:σ=Mmax/W=28.5Mpa[σ]=215Mpa 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 B0=Eh3/[12(1-ν2)]= 41.5*105N·mm ωmax=Kf·Fl4/B0=0.583mm ωmax[ω]=1.5mm,满足要求。 ⑶模板竖肋计算: 竖肋间距32cm,可视为支撑在大横肋上的带悬臂的简支梁,计算简图如下: q=14.53N/mm 支座弯距:MB=1/2*ql12=2615400N·mm Mc=1/2*ql22=290600N·mm 跨中弯距:M=-1/8*ql2+(MB+Mc)/2 =1162400 N·mm 最大弯距为MB=2615400 N·mm 强度验算: 竖肋采用[8槽钢,W=25.3*103mm3,I=101*104mm4, σ=Mmax/W=103.4Mpa[σ]=215Mpa 可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 悬臂A端挠度: ωA=ql4/8EI =1.11mm ωA/l=1.11/600=1/541[1/500]

文档评论(0)

1984kel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