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莩蠢‘拜亩 2009年第10期
台湾新诗60年的历程及其特殊贡献
古远清
【摘要】台湾新诗是一座重镇,在中国新诗乃至世界华文新诗地图上均占据重要地位。它在参与建构祖
国新诗中做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丰富了中国当代新诗表现生活的空间;在文革期间,台湾新诗更是填补了
中国当代新诗的大片空白;在表现中西文化冲突等方面有自己的特殊经验。
【关键词】台湾新诗 现代诗 回归乡土 乱象丛生
[中图分类号]12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09)lO-0147—0r7
讨论60年来的台湾新诗,必须区分台湾所使用的两个不同概念:一个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流行
的“自由中国诗歌”。另一个是20世纪80年代正式启用的“台湾新诗”。前者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概
念,包含着浓烈的意识形态内容,它主要是指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具有三民主义价值特征的诗歌。其时段
性、政治性和区域性非常明显。随着台湾本土化的趋势,“自由中国诗歌”的概念已被“台湾新诗”所
取代。在许多本土派诗人看来,“台湾新诗”是包含具有强烈的台湾意识作品,尤其是台湾人用台湾话
写台湾事的本土诗人作品。本文只把“台湾新诗”作为中性名词使用,具体是指台湾地区出现的新诗,
不仅是指本土诗人作品.也包括外省诗人和原住民诗人作品。
一、从呼喊走向内心
在祖国大陆新文学运动影响下。台湾新诗诞生于1924年,但不是以中文写作而是以日文形态出现。
【ll张我军次年出版的《乱都之恋》,则是首部白话新诗集,是台湾新诗的初试啼声。在20世纪30年代
进一步得到发展的台湾新诗,其标志是揭起超现实主义旗帜的《风车》诗刊。1942年创立的银铃会,
则强调社会意识。对世界文学抱开放和接受的态度。
作为国共内战第三年的1949年,一百多万各省移民随军去台。去台的诗人也有一些,但都不是一
流作家。这是转型的时代,也是激变的年代。在戒严体制下,无论是经济、教育还是文学、艺术的发
展,都受“反共复国”方针的钳制。在意识形态上,台湾尽管和大陆针锋相对,但就两岸诗人及诗评家
均信奉丁具论而言,主张文艺为阶级斗争服务——在台湾是为“反共抗俄”服务,并没有质的差异。
台湾光复后由于国民政府禁止日文和闽南话、客家话的使用。使得本土诗人一时间不能熟练地用国
语创作。而那些大陆迁台诗人大面积参与诗坛活动,很快成了诗坛的主力军,具体来说有余光中、辛
郁、周梦蝶、洛夫、商禽、叶维廉、杨唤、痖弦、郑愁予、罗门、张默、大荒、管管等。他们写的作
品,内容有爱情和日常生活,但流行的是呼喊、控诉和怀乡,外加歌颂领袖,在表现形式上常用口语,
动辄百行千行,是为抒情兼朗诵的所谓“反共爱国爱族诗”。
作者简介 古远清,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学院中文系教授(湖北武汉。430070)。
一147_
诗刊与新诗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诗刊,给诗人们提供了笔耕的园地,使文学史的书写有了充
实的内容。这时期的台湾,仅诗刊就有十多种,较重要的有由葛贤宁、钟鼎文、纪弦等人借《自立晚
报》副刊辟出的《新诗周刊》。这是台湾最早出现的诗歌园地。
20世纪50年代的诗坛实体,除大陆去台的“三老”钟鼎文、覃子豪、纪弦外,都是军队的战士和
流亡学生,因而有人从创作队伍军人成分占主要,便推断这是政治抒情诗的年代。或日“战斗诗”为主
旋律的年代。张道藩领导的“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倡导的“战斗诗”,的确在诗坛称霸,但以后的情
况有了改变。当台湾社会步入了安定之境,当局革新有成,即开始第二期经济建设之际,诗坛便有人想
打破现状,提出雄纠纠的“新诗再革命”El号.试图朝现代主义迈进。这些作品突破了现实的政治封
锁,奠定了诗人独立不倚的性格,为探求诗歌美学基础、开一代新诗风做出了贡献。典型的有商禽的
《逃亡的天空》。在商禽的另一首散文诗《长颈鹿》中,“逃亡的天空”这一关键意象也有进一步表现。
痖弦、郑愁予等人的诗作也从呼喊走向内心。不再把制作战斗诗歌作为主要任务。从向外转变成了向内
转。
二、挑战居主流地位的现代诗
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新诗属西方现代派狂飚突进时期,也是乡土文学重新出发的年代。当时不少
渡海去台青年,大都经过死亡的严酷考验。到台湾后,苛酷的戒严政治使他们产生幻灭之感,感到前途
无望。既然无望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