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用物理巧设情境有效教学-江苏苏州第十中学
利用物理实验巧设 “情境”有效教学
——动能与动能定理教学设计与实施
陈 燕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
摘要 学习情境的创设致力于将学习者的身份和角色意识、完整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性任务重新回归到真实、融合的状态,重视“学与用相融合”的观点。复习课教学中利用实验巧设探究 “情境”,倡导“情景”复习教学模式,创设情景—知识方法—运用迁移—课后强化,将原创实验融入习题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 “情景”复习 动能定理 实验
1、提出问题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建构一个个体性意义的心理过程,而更是一个以差异资源为中介,富有社会性、实践性的参与过程[1]。在学习者和学习情境的互动、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过程生成知识的意义和学习者自身的意识与角色,因此学习情境的创设就致力于将学习者的身份和角色意识、完整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性任务重新回归到真实、融合的状态。重视“学与用相融合”的观点,开发适用于学校教育情境的教育方式。
复习课教学中利用实验巧设问题“情境”。复习是对所学知识的梳理与复习的过程,是对所学内容的再回首。复习课的呈现模式一般应用传统“程序”复习教学模式,基本框架:知识梳理,例题讲解,学生练习中模仿套用。该模式不足之处是简单重复,面面俱到,联系运用少;耗时较多,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少;学生感到枯燥厌烦,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应倡导“情境”复习教学模式。
2、分析问题
案例:《动能、动能定理》复习课教学
(1)巧设计滑雪情境,体会动能定理较运动学与动力学应用的特色
【例题1】如图1所示,m=50kg滑雪运动员在离斜面底端AB=5m处由A点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滑到由小圆弧与斜面连接的水平面上,若运动员与斜面及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斜面倾角为37°,求:
①运动员能在水平面上滑行多远?
②最后静止的C点离O点距离
(sin37°=0.6,cos37°=0.8,g=10m/s2)
请同学分为两组开展比赛,分别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动能定理求解此问题,看书写简洁程度和速度。进而进行和动能定理比较,虽然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出动能定理[2],但是牛顿运动定律既重视物体运动的初、末位置时状态,又要明确中间过程的运动状态,动能定理只重视力做功时物体运动的初、末位置时状态,不涉及中间过程的运动状态。尤其对于多过程问题应用动能定理的全程研究简洁方便。
(2)变式创设探究的情景,提高学生的兴趣。
变式1:若沿AB’滑下来,最终运动员在水平面上静止的位置在哪?
变式1的探究:请学生开展分组的探究实验,“挑跑道”比赛谁滑的远。自制教具,原创实验演示(如图3),创设一个模拟的情境,两块用铰链连接在一起木板,连接处加一小段塑料板形成圆弧,用一小滑块拟滑雪运动员。让小滑块从模拟滑道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至水平面,并标示小滑块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然后改变模拟滑道的倾角,让小滑块从同样高度同一位置下滑至水平面。
学生一般都挑倾角大(陡的)跑道,认为这样能滑的远,但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探究惊讶的发现从不同倾角下滑的小滑块几乎都停在了水平面的同一位置。与倾角无关,还在C点。即AO高度一定,水平木板平移,倾角改变, B’C变化,但OC不变(如图4,5所示)。小滑块还滑到原地,但在水平木板上的位置变了,不能“刻舟求剑”,学生体会物理的奇妙。通过实验创设物理情景,学生获得直观形象的感受,提高学生学物理,思考问题的兴趣。复习课应用实验能打破一味读题讲题的枯燥乏味,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兴趣可能会胜过实验本身探究或验证的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一趣味滑雪比赛进行理论分析,对这一过程进行受力分析全程应用动能定理列方程进行求解。
mgh -μmg cos37°SAB -μmg SBC=0
mgh-μmg SOC=0
SOC=h/μ
与倾角无关,还在C点
通过计算,学生发现全程的水平投影,与坡度的倾角无关。通过建模及理论分析,学生体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价值。
(3)创设变式进行拓展训练,提高学生应用及迁移知识的能力。
变式2:运动员速度为v由C开始沿CB刚好滑回到A速度为0,求:v的大小?
由C开始沿CB’刚好滑回到A速度为0,求:v的大小?
通过变式2练习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多过程问题,全程分析,且应用变式1的结论。
用动能定理分析:-mgh+W f= 0-1/2 mv2
2 mgh=1/2 mv2
拓展领会动能定理应用的优越性
变式3:如图3所示,m=1kg物体在距离水平面A0=3m高处由A点静止沿AB曲面开始下滑,然后滑到与曲面连接的水平面上,最后静止在C点,BC=3.5m,若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4,求:物体在滑下曲面过程中摩擦力所做功?
应用动能定理分析:mgh +W-μmg SBC=0
W=μmg 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试题(连线题).doc VIP
- 长虹LED42C2000黑屏故障通病维修方法分享.doc
- 教科版(2025秋)四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之连线题(含答案) .pdf VIP
- 2025年机修钳工(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完整版 打印版.pdf VIP
- 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4——连线题(含答案+详细解析).docx VIP
- 江苏省苏北四市(徐州、宿迁、淮安、连云港) 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消防员心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4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哲学与文化》.docx
- 风力发电场生态保护及恢复技术规范-DB21.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