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化学必修教材教学-浙江化学会
研究必修教材实验 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 钟志兴 314500
摘要 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关于实验内容教学设置了较多的栏目,这也充分体现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明显感受到学生对于实验技能得不到很好体现,动手能力的训练比以往不增反降了。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本人从高一化学必修教材着手进行研究: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式、改进课内实验活动方式等,从重探究实验来提高学生实验能力,从重视课外小实验,来作为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作了一点探索。
关键词 必修教材 实验 课堂教学 改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不管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都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组成部分。我省新课程教材编排也非常重视实验内容,从教材设置的栏目可以看出,高一化学教材《化学1》和《化学2》中共有24个“活动与探究”栏目和23个“观察与思考”,增设了较多探究实验的课题。 通过“活动与探究”引领学生积极投身化学实践活动,在“做中学”的自主探究中享受发现的快乐;通过“观察与思考”展示实验、模型中蕴涵深刻的化学道理,帮助同学们开启化学思维。然而在实施化学新课程的实践中发现,化学实验内容在实际教学中不是得到了强化和重视,相反学生的实验能力表现不如从前。新课程教材的改革为何为出现这样的问题?作为中学教师如何能够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强调实验的作用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成了摆在中学化学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必修教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材编排要求与教学实际的矛盾
在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作为学生实验的“活动与探究”和作为演示实验的“观察与思考”的编排有四十多个,其目的不仅是有利于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全面发展,也对学校设施、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碰到许多尴尬的问题:一是许多学校实验室硬件不能满足学生探究的要求,由于许多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班级数的增多,导致实验室、仪器药品等硬件设备以及实验人员配备的不足逐渐显现出来。以我校(省一级重点中学,高一年级共18个班)为例,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让更多的学生动手实验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教材中有些“观察与思考”和“活动与探究”栏目设计的实验不够科学,教师无法按照课本的要求进行。例:在化学《必修1》专题3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中有这样一个探究实验“用毛笔蘸取少量30%的FeCl3溶液,在铜片上画一个‘+’,放置片刻后,用少量水将铜片上的溶液冲到小烧杯中。看来实验简单,但在铜片上要明显看到现象,在课堂上的时间里根本不够,削弱了实验探究的效果。当然也有因为课时紧,安排学生实验没时间等原因。
1.2教材内容对化学教师带来的困惑
课程标准给教材留下了较大的发挥空间。课程标准给一线教师如何用教材,如何补充素材,如何施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性。苏教版教材中“观察与思考”栏目一般是教师演示为主,而“活动与探究”栏目一般是以学生动手实验为主,教师要根据实验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开展探究活动。如何选择合适的内容开展探究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必须心中有底,只有那些具备探究价值并适合学生探究的内容才可以设计成科学探究活动,在我们使用的苏教版《化学2》专题3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这一内容中,设计了“甲烷与氯气见光混合”这一实验,并由此得出该反应为取代反应,在课堂上有些教师改为演示实验,得到了预期的实验现象,从而得出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的结论。但事实上,许多教师都是由于反应时间的不足,假设了预期的现象而完成了教学任务,显然,这是不科学的。这一反应耗时较长,在课堂完成明显不合适,此外从溶液中液面上升也并不能说明一定有氯化氢生成,会不会生成其他物质,实验现象不能直接说明此取代反应,所以这样的实验设计不太合理,如改为学生课外探究实验会更好些。
1.3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实验教学带来的困扰
和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同,新课程教学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化学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在课堂上,老师们也热情的鼓励学生共同参与、平等互动,纷纷尝试和谐的、宽松的教学方式,但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首先,学生没有预期的互动能力,他们习惯于老师上课,学生听讲,缺少新课程所需要的质疑、探究的能力。其次,设计的探究并没有预期的效果好,老师又忙于灌输一些传统教材上较重要的知识体系,造成探究时间不够,形同虚设。于是,交流讨论、合作探究越来越少,或者是停留在简单层次上的探究或是“假探究”,实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过程综合评价体系在国际货运代理学科的实践与探究.pdf
- 过程性评价在礼仪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上海浦东外事服务学校.doc
- 果蔬罐头加工教学课件.ppt
- 国中基测数学解题完全策略之研究.pdf
- 国语阅读作文三部曲-新上国小.ppt
- 国小语文及非语文学习障碍检核表.ppt
- 国小体育团队选手知觉教练领导行为与组织承诺关系之研究-大光国小.ppt
- 国小数学教学疑难问题与解决策略示例8.pdf
- 国内外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措施.pdf
- 国内外病理生理学教材比较研究.pdf
- 中式烹调师培训教案.pptx
- 担当与责任的议论文.docx
-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附答案.docx
- 酒店文化传播策略试题及答案.docx
-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带答案.docx
-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审定版.docx
- 酒店文化传播试题及答案.docx
- 公司岗前培训总结报告(30篇).docx
-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完美版.docx
-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