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合缺失与范式创新西洋教会女学对晚清社会教育变革贡献浅析.pdfVIP

弥合缺失与范式创新西洋教会女学对晚清社会教育变革贡献浅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麓卅警羽2013.05 —瓦丽历面矿瓦石面万一 ■学术论丛 弥合缺失与范式创新: 西洋教会女学对晚清社会教育变革贡献浅析 高 慧 (山东政法学院外语系,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 中国传统女子教育在清代有着文化教育缺失的弊端,而近代教会女学则合式性地弥补了这一缺憾,在当时代表 着一种科学性、先进性的教学形态。其在西方教会、西方政府的支持下,以及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关注和声援下,获得了快速 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教会女学以其教育面向大众的普及性、教学体系和课程建制的范式性,成为国人教育革新的参照 物,从而为晚清社会教育变革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教会学校;女子教育;近代教育改革;范式性 [中图分类号]G7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13)05一0199—03[收稿日期】2013—0l一26 【作者简介]高慧,女,山东平邑人,硕士,山东政法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 果(项目编号:2011210B)。 一、文化教育缺失:传统女子教育之旃 二、晚清时期教会女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女子教育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自汉代 晚清时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们,审视中西教育差异,对 以来,不断受制于渐趋保守的儒家观念规约——特别是宋代 传统女子教育的落后之处有着批判性的评价:如当时德国教 以降,受制于理学束缚,最终在明清时期形成了偏重女子 士花之安即指责“清国现行教育,非为童男稚女所立,乃为 “德行”的塑造、轻视文字读写所代表的文化传承的缺憾。 道德先生所设””J(卷一’;美国教士明恩溥也认为女童“学到 回溯至春秋时期,女子教育尚且呈现出德行与文化并重 的有用东西不多”,“只比半文盲强一点”HJ(附’;麦高温、狄 的开放形态。 考文等更是分别指出:“这里的女子教育只是谈论抽象道德 而自汉代“独尊儒术”开始,至明清两千多年以来的封 问题,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或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则没有任何 建社会中,伴随着礼法、道统对社会意识的钳制与束缚,女子 涉及”[5](咖’,“中国教育一直在错误的基础上前 教育的发展出现了明显波折。 行”。…眺’ 虽然先秦时期女子教育的一部分形式——如社会中上 实际上,在鸦片战争之前,西式教学内容为主的教会女 层女眷的私淑教学、女工技能的家庭传承、祭仪中女性助祭 学即已出现在中国:先是在1834年,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夫 角色与参与权利等等,依托于礼记》作为儒家典籍的“神圣 妇创办澳门女塾,教授汉字书写、简易计算、手工课、歌咏课、 性”,而在传统女子教育中有所保留;但在明清两代,社会意 圣经课等课程,在授课内容与形制方面,与同期欧洲寄宿制 识于理学影响下凸显文化守成倾向的大背景下,女子教育的 教会女子学校雷同;同时期稍后,美国传教士稗治文夫妇在 具体内容实则呈现出鲜明的收缩态势。这一时期,社会上对 广州创办的女校,接收贫苦女童免费学习;在1839年,上海 女子教育的普遍认识,有着推崇朱熹“德、容、言、功”四德之 也出现了传教士私人开办、面向贫苦女童的教会女校。后两 说,并鼓吹“女子无才便是德”…‘唧’的主要特征。 校的教课内容基本与澳门女塾相同。 总的来看,传统女子教育在礼法、道统特别是理学束缚 而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南京条约》中清政府正式 之下,走向了重德行、轻文化歧途,形成了“贞洁之外无奇操, 确认了传教士在开埠口岸传教的合法性,教会办学作为传教 服从之外无高行,服从之外无美德”【2j(州的道德教育为外 活动的一部分,也随之获得法律保护,教会学校开始频繁出 表、奴性教育为本质的畸形发展局面。 现。这其中,尤以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为著:自1844年由英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