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植物生理学试验指导-浙江农林大学.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生理学试验指导-浙江农林大学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主编 胡君艳 陈国娟 张汝民 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学科 年月 实验一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水势与渗透势的测定方法可分为3大类:⑴ 液相平衡法,包括小液流法、重量法测水势,质壁分离法测渗透势;⑵ 压力平衡法(压力室法测水势);⑶ 气相平衡法,包括热电偶湿度计法、露点法等。 Ⅰ 小液流法 【实验目的】 了解采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方法。 【实验原理】 水势表示水分的化学势,像电流由高电位处流向低电位处一样,水从水势高处流向低处。植物体细胞之间,组织之间以及植物体和环境间的水分移动方向都由水势差决定。 当植物细胞或组织放在外界溶液中时,如果植物的水势小于溶液的渗透势(溶质势),则组织吸水而使溶液浓度变大;反之,则植物细胞内水分外流而使溶液浓度变小;若植物组织的水势与溶液的渗透势相等,则二者水分保持动态平衡,所以外部溶液浓度不变,而溶液的渗透势即等于所测植物的水势。可以利用溶液的浓度不同其比重也不同的原理来测定试验前后溶液的浓度变化,然后根据公式计算渗透势。 【实验器材与试剂】 1.实验材料:八角金盘、大叶黄杨等。 2.实验试剂:0.05、0.10、0.15、0.20、0.30mol·L-1蔗糖溶液、甲烯蓝溶液。 3.实验仪器:试管10支、微量注射器、镊子、打孔器、垫板。 【实验步骤】 1.取干燥洁净的试管5支为甲组,标记1~5,各支中分别加入0.05~0.30mol·L-1蔗糖溶液5mL。另取5支干燥洁净的试管为乙组,标记1~5,各试管中分别加入0.05~0.30mol·L-1蔗糖溶液2ml。 2.取待测样品的功能叶数片,用打孔器打取小圆片约50片(避开叶脉),混合均匀。用镊子分别夹入10个小圆片到乙组试管中。并使叶圆片全部浸没于溶液中。放置约30~60min,为加速水分平衡,应经常摇动试管。 3.到时间后,在乙组试管中加入甲烯蓝溶液1~2滴,并用微量注射器取各试管糖液少许,将注射器插入对应浓度甲组试管溶液中部,小心地放出一滴蓝色溶液,并观察蓝色小液流的升降动向。 4.若小液流上升,说明浸过小圆片的蔗糖溶液浓度变小(即植物组织失水),表明叶片组织的水势高于该浓度糖溶液的渗透势;如果蓝色液流下降则说明叶片组织的水势低于该糖溶液的渗透势;若蓝色液流静止不动,则说明叶片组织的水势等于该糖溶液的渗透势,此糖溶液的浓度即为叶片组织的等渗浓度。 5.计算:记录液流不动的试管中蔗糖溶液的浓度。如无,则以小液流向上、向下移动的两个临界浓度的平均值代入下列公式计算组织的水势。 Ψw=Ψπ=-CRTi 式中:Ψw——植物组织的水势(单位MPa) Ψπ——溶液的渗透势 C——等渗浓度(mol·L-1) R——气体常数(0.008314L·MPa·mol-1·K-1) T——绝对温度,即273°C+t,t为实验温度 i——解离系数(蔗糖=1,CaCl2=2.60) 【注意事项】 1.所取材料部位,组织大小要一致,不要取有伤口的叶片。 2.蔗糖溶液用前要摇匀,因为时间放长的蔗糖溶液会分层,影响结果。 3.微量注射器的针头从试管抽出时要缓慢,以免溶液振动,影响蓝色液流的运动。 【思考题】 1.测定同一植物上部及下部叶片的水势有何差别? 2.了解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其他方法,请简单描述一种? 实验 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其含量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是反映叶片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叶绿素含量也是指导作物栽培生产和选育作物品种的重要指标。叶绿素a、b含量测定在植物光合生理、发育生理和抗性生理研究中有重要意义。通过本实验,掌握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实验原理】 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下测定其光密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光密度D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 D=kCL 式中:k为比例常数。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k为该物质的比吸收系数。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比吸收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光密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光密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光密度的总和,这就是光密度的加和性。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光密度D,并根据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比吸收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已知叶绿素a、b的80%丙酮提取液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为663nm和645nm,又知在波长663nm下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