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继尧对云南近代教育的贡献.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9卷 第5期 红河学院学报 Vo1.9 No.5 2011年10月 JournalofHongheUniversity Oct.20l1 论唐继尧对云南近代教育的贡献 王丽云 (红河学院人文学院,云南蒙自661100) 摘 要:唐继尧作为中国和云南近代史上褒贬不一的风云人物,一生从政从军的同时,还躬行军事教育和文化教育,为 云南的近代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唐继尧对云南近代教育的贡献主要是其政治理想——成为 “东大陆主人”的产物, 透过他在云南近代教育史上的这些作为,可见其作为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或者旧军阀儒雅知文的另一面。他在教育认识 和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国救民的情怀、开阔的现代视野、远大的抱负和知行合一、勇于实践、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 是云南近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虽以军事立身,却能以文治省,神威奋勇、文武兼备、功勋卓著应该是唐继尧较为客观的历史 形象。 关键词:唐继尧;云南;近代教育;贡献;历史形象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28(2011】05—0054—04 唐继尧作为中国和云南近代史上褒贬不一的风 级革命党人活动的主要基地。孙中山先生经常来往 云人物,其主要成就并不在教育方面,但作为一名 于东京 、横滨等留日学生比较集中的城市,积极宣 有远大抱负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者,他深知教育的重 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目睹国土沦丧和清政府 要性,一生从政从军的同时,还躬行军事教育和文 的腐朽统治的唐继尧 ,很快就接受了军事救国和革 化教育,为云南的近代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命救国的思想,断然弃工就武,进入东京振武学校 献。对唐继尧的教育观及其教育贡献进行论析,可 改学陆军。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作了解释 : “工业 以从一个侧面来观照唐继尧其人,有助于丰富我们 缓不济急,不如学陆军,异 日庶可为国家效用。”3【J 对他的客观认识。 纵观青年唐继尧这一时期的思想行为变化 ,无不以 爱国救民为宗 旨。 一 唐继尧对教育的认识 在爱国救民思想的指引下,除认真学习军事 , 唐继尧对教育的认识来源于他的爱国救民思想 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外 ,唐继尧还对怎样实现爱国救 及其实践。1883年,唐继尧出生于云南会泽县金钟 民的目标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其所得集中反映在他 镇三道巷,他生性聪颖,6岁人私塾,15岁中秀才, l905—1909年留日期间的随笔体著作 《会泽笔记》 有相当深厚的旧学功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爱国 中。在笔记中,唐继尧在学习和考察的基础上认真 救民思想的影响。他认为: “我 良知最清明者 ,为 研究了国弱的病根 ,提出了颇富远见的五条措施, 爱国救民四字”(《笔记》之七十九1, “如背爱国救 “发展教育,唤醒国民”即为其中之一。在约25000 民之旨,则一切修行,废而无所用矣。”f《笔记》 字、共185册的 《会泽笔记》中,直接提到教育的就 之一四一)身处国祸民难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唐 有十余条,我们从这些文字可以窥见唐继尧对教育 继尧,上下求索,不断探求爱国救民的道路。1904 的认识,就其主要,摘录如下: 年,唐继尧被当地官府推荐到 日本留学,在许多人 “教育,强国之基础也 ,故欲复兴中国,须 自 视留学为畏途的时代,新婚刚刚三个月,年仅21岁 教育下手。”(《笔记》之一O九); 的唐继尧却毅然踏上了留学的征程 ,出发前他慷慨 “国之兴亡,在民德之高低。” ( 《笔记》之 激 昂地表示 : “乘长风破万里浪,男儿壮志也, 四十); 何惧为?况负笈异邦 ,学成救国。正吾辈今 日之 “中国人 自私 自利之习染已深,于 自己无直接 责。”皿l唐继尧出国前夕,由父亲带着去拜见昆明学 利害之事 ,则淡然漠视之……外侮侵袭,苟不刀临 者陈荣昌。陈荣昌提倡实业救国,乃劝唐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