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古代名人望族家风解读 图
家风、家教,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书传家、勤俭持家、尊老爱幼、明事知礼……这些,是家风家教的永恒主题。好的家风家教,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旧时代的家风家教,常常是糟粕与精华并存。
  在今天,当我们再次开始关注家风家教,更多思考的,也许应该是这样的问题:怎样把传统的家风家教与现代意识结合起来?家与国,家与社会,到底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在现代法律体系下,家规家法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家风之正,推动党风、政风和民风之正?
中国历史上名人望族有不少,因此也就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家风家训。虽然这些家风家训各不相同,但是却对于名人的成长与家族的延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历史上那些名人和望族的家风吧。
  临朐冯氏
  家族简介:临朐冯氏是明清时期山东著名的文学世家,家族之中曾涌现出不少著名的诗人和官员。那么临朐冯氏家族在文坛上有着怎样的地位?或许清朝大诗人王世祯的话可以反映一二:“二百年来,海岱间推学者,必有临朐冯氏。”
  临朐冯氏最早的先祖可以追溯到元代的万户侯冯才兴,后曾有子戍卫辽东,到明朝嘉靖之后,曾前往辽东戍卫一支的冯氏后人冯裕复籍临朐,后定居青州一带,逐渐的开枝散叶。清人刘树在谈起临朐冯氏时曾认为,临朐冯氏之所以能够成功,与其第一世冯裕有着很大关系,冯裕在归隐后曾经写过不少家规家训,并且开创了临朐冯氏独特的家风。
  家族盛况:不少学者认为,作为临朐冯氏的奠基人,冯裕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冯氏家族的仕宦家族地位,从冯氏族谱表考察可以得知,冯氏从第一世到第六世中,有17人曾出仕为官,其中第六世冯溥更是曾任文华殿大学士,正一品官员。至于考中进士举人者则更多。
  冯氏家风:学而优则仕,忠孝传家,兄友弟恭,清正廉明、不阿权贵,文韬武略、才智兼备,进退适宜,不迷恋权贵。
  点评:据考证,明清时期头父子、叔侄、兄弟通过科举考试出仕为官的家族并不在少数,但是鲜有家族可以持续三代以上考取功名或做官,临朐冯氏之所以能够在当时的文坛和官场上如鱼得水,与其家风中“进退适宜,不迷恋权贵”有着很大的关系。正是这种不迷恋权贵,能够让冯氏的官宦子弟在官场上进退自如,不会因此受到皇帝的猜忌与同僚的排挤。
  海丰吴氏
  家族简介:海丰(即今无棣)吴氏是清代山东享有盛誉的文化望族,该家族自顺治初年开始开枝散叶,宛若一株郁郁苍苍的古树,历经百年而生生不息。海丰吴氏于明永乐年间自直隶迁安县迁居至海丰当地,从一世到九世,吴氏家族主要以农耕为主,在经过长期的积累之后,终于有了一定的财富,逐渐走上了半耕半读的道路。
  家族盛况:海丰吴氏的鼎盛主要集中在其第十三世至第十七世之间,在这几代人中,总共出现了13名举人,6名进士,17名贡生,16名太学生,廪生、监生、庠生共13人。其中吴坛、吴熙增、吴侍曾、吴式敏、吴式群、吴式芬先后考中进士,为吴氏家族赢得了进士世家的美誉。因此也有了“祖孙父子叔侄兄弟进士之家”的说法。此外,吴氏在仕途上也获得了巨大成功,在此期间,吴氏家族出现一品官员3人,二品官1人,四品官2人,五品官7人,六品官3人,七品官7人,八品官13人,九品官5人,共计41人。
  吴氏家风:淳风厚德,直谅恬素,崇儒重文,耕读而仕,忠贞孝友,礼仪传家。
  点评:从普通的农耕世家,逐渐发展成为延绵二百多年的当地名门望族,其家风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中“淳风厚德,直谅恬素”是针对吴氏子弟的品德要求,要求吴氏子孙们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在当地树立道德威信,同时要求子孙们要结交良师益友。而“尊儒崇文,耕读而仕”则是针对吴氏子孙们的读书和生活方式的要求。“忠贞孝友,礼仪传家”则是针对吴氏弟子在走上仕途之后的要求。
司马光的人品和家风
司马光生性不喜华靡,素以俭朴自守。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住在城郊西北一个小巷中,居所极为简陋,仅能挡风遮雨。夏天为避暑热,他请工匠挖地丈余,用砖砌成地下室,读书写作其间。大臣王拱辰当时亦居洛阳,所建宅第凌天高耸,最上一层称朝天阁,洛阳人戏称:“王家钻天,司马入地。”邵康节则打趣说:“一人巢居,一人穴处!”
  司马光不收任何人送给他的礼,就连皇上的赏赐也不受。仁宗皇帝临终前立下遗诏,赐予司马光等大臣一笔价值百余万的金珠。司马光考虑到国家财力不逮,便领衔上书请免。力辞再三未果,只好将自己那份珠宝交谏院充作公费,金钱接济了亲友,自家分文未留。司马光为官40年,仅有薄田三顷,所得薪俸大多周济了穷人。其妻去世时,竟拿不出钱来办丧事,只得典当薄田置棺埋葬。司马光临终床箦萧然,唯枕间有《役书》一卷,故吕公著为挽词云:“漏残余一榻,曾不为黄金。”
  司马光府上有个仆人,30年来一直称呼他“秀才”。前来拜会的苏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三单元第1课+画自己+课件+2025-2026学年湘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需求工程》课后题答案.docx VIP
 - Unit 4 Helping in the community 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2025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df
 - 重大社2023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课件3-1-1 照明电路器材清点和选用.pptx VIP
 - ABB 产品手册 IRB 120 手册(中文).pdf
 - BIM技术大赛考试题库(600题).doc VIP
 - 2025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腹腔内压力经膀胱间接测量技术.pptx
 - 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鼻炎.pptx VIP
 - 舒适状况量表(GCQ).pdf VIP
 - “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