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建筑的绿色之美和谐之美艺术之美.docVIP

我国古建筑的绿色之美和谐之美艺术之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古建筑的绿色之美和谐之美艺术之美 古建筑的绿色智慧 我国的古建筑处处闪耀着先人的智慧,谈到人和自然的关系,感触很多。中国的古建筑,特别主张天人合一,用环境,而不是破坏这个环境。 木结构的妙用 中国的木结构体系,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能防震。像应县的木塔,辽代的木塔,独乐寺观音阁等都是古代重要的木结构。独乐寺观音阁经过八次大地震岿然不动,经过近一千年来的压缩,底层部分所有的斗拱都已经压扁了,但整个形式没有变,只有中国的木构体系才能承受这种情况。历史上记载,嘉庆18年,发生了关西大地震,一直影响到北京,那时候没有讲级别,估计也有七级以上。整个太和殿都晃动了,上面有一块碑掉下来,但整个殿没受到损害,雍和宫柱子移位,但整个房子没有塌。所以说中国这种木构体系的建筑对我们有重要的影响,非但形成了华丽的建筑物,解决了人民居住的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能抵御外来的地震冲击。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这种木构体系呵护了中国几千年。 独乐寺观音阁 2008年四川大地震,也见证了木结构的抗震能力。四川广元地区的昭化古城,2005年请我做规划,我一看这个古城很漂亮,很完整,整个城镇都是明清时期留下的木结构体系。当然原始建筑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乱七八糟的钢筋结构房子也建了不少,我就说一定要按原来的木结构风貌修复。2007年底古城主要的老街都修好了,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后,和丽江一样,凡是我们修过的房子一点事没有,瓦掉下来了,但整个的建筑没事,没修过的都塌了。 我国古代建筑的智慧是从自然中汲取精华,模仿生态的形式来创造自己的建筑,就是绿色的。我们现在的建筑结构与中国传统的不一样,是西方来的,这种框架结构形式,是筒中筒结果,中间奠基井是完整的结构体系,外面再把建筑物包起来,中间有很好的梁板连接,而且是钢性的连接。这种结构形式跟中国的传统木结构形式不同,当然它也能抗震,但它抗震的理念跟中国传统结构的理念不一样。中国人的抗震的理念是“逆来顺受”,还有“以柔克刚”,西方的理念是“以刚克刚”。现在我们不用木材了,用不用木材是一回事,但要接受这种理念。 天井与天人合一 中国的传统建筑和绿色理念很有关系,分两大类,第一类是辉煌的宫殿庙宇等大型建筑,琉璃瓦的顶,木柱子。但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无论是皇帝的宫殿还是大型的庙宇,建筑内容和结构的形式布置都差不多。第二类是民居,民居变化很多。北京四合院,苏州、扬州的厅堂式、花园式,安徽“四水归堂”,四个房子,中间一个天井,云南贵州“四合五天井”,四合院,五个天井,福建“土楼”,广东“碉楼”,还有少数民族的吊脚楼,筒子楼……形式各样,但很重要的特点是都有天井,天井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 我们现在住别墅,住公寓,没有天井,而且建筑的理念不一样。中国传统住宅是以合家团聚为居住特点的,有前房,客厅。现在我们住的公寓式西方建筑,叫卧室,厕所,厨房,客厅,它是按功能分的。而且建筑形式的布置也不一样,最特殊的是我们有天井,为什么有天井?我们的房子围起来,要安全,要保暖,要遮阳,要避雨,还有合家团聚,所以“家”上面一个屋顶,这样才能有吃有喝,有你自己的家庭财富的基本所在地,所以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虽然造了房子,人和自然隔开了,但是不能离开天地,用什么方法?用月老,用天井,与天地相连。 虽然把房子围了起来,但不能离开天,不能离开地,阳光要能照进来,雨要能下来。这里反映出的需求,实际上与人和自然的需求密切相关。有了天井之后,中国的建筑就丰富起来,跟西方建筑不一样。中国的房子屋顶有不同的坡向,天井外面有廊子,有了廊子就有栏杆,有栏杆还有漏窗,因此就造成了光面的变化。 天井窑院 此外,土楼围在一起,几十户人家住在一起,中间有共同活动的公共空间,这个天井是“大天井”。四合院到了上海就变成了里弄,虽然这个里弄是在外国租界盖给中国人住的,但中国就要有中国的形式,所以它房间的布局也是前楼,后楼,然后中间有天井,中间是客厅,这种形式反应了人们一种天人合一的理念 在很多的传统住宅中,天井有着很重要的通风、采光的功能。我们现在都是空调暖气,过去的房子全靠自然通风来解决问题。扬州、苏州都有这种老房子,前面是一个大天井,后面是大厅,大厅后面有两个像螃蟹眼睛一样的设计,是用来通风的。风过来是穿堂风,所以天井中间的过堂是最绝妙的地方。没风的时候,由于这个构造,风自然就流通了,这都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来创造出良好居住环境。 中国的这种传统建筑的形态造就了良好的居住环境,是我们古人优秀的智慧,我们不能都抛弃,只模仿西方的样式。我觉得,应该呼喊天井的归来,因为其功能是我们现在的建筑所不能具备的。 古建筑的和谐之美 北京的天坛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帝王祭天的祭坛。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给人的感受像读一首

文档评论(0)

Jermain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