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出师表课件_精品
出师表 诸葛亮 岳飞行书《出师表》 *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武侯书堂》) 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请看以下对联: * 1.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章。 《出师表》的时代背景: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3年),蜀国和吴国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本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乏。于是诸葛亮派人和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身死、魏国大将司马懿被贬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帷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室。 * 关于刘备托孤:《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章武(刘备即帝位后的年号)三年(即公元223年)春。先主于永安宫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即阿斗)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勒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关于刘禅:刘备子,小名阿斗。刘备死后他继任蜀汉皇帝,昏庸无能,由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北伐军中,他逐渐信任宦官,朝政腐政。公元263年魏军攻成都,他出降,第二年举家迁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由于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庸碌无张的皇帝,所以后世就把“阿斗”当做昏庸无能的人的代称。 * 本文是上表陈说意见,提出政治主张,所以全文以议论为主。又因诸葛亮对刘备有知遇之恩,要报恩于刘禅,他真诚地辅佐刘禅,希望刘禅能够支持自己,共同完成刘备生前没有完成的事业。所以文中又兼叙了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在议论和叙述中,流露着忠于蜀国、忠于刘备父子的真情实感。 * 正音: 疲弊(bì) 陛下(bì) 恢弘(hóng) 驽钝(núdùn) 裨补阙(bìquē) 行阵和睦(háng) 夙夜忧叹(sù) 崩殂(cú) 妄自菲薄(fěi) 陟罚臧否(zhìpǐ) 以彰其咎(jiù) *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课文脉络 * 第一段重点字词: 崩殂: 疲弊: 秋: 诚: 殊遇: 宜: 遗德: 以塞: 忠谏: 妄自菲薄: 死亡 人力物力疲惫困乏 时机 的确 特别优厚的待遇 应该 遗留下来的美德 以致 过分地看轻自己 忠臣进言规劝 * 第1段通过对当时形势的分析,提出具体建议。 (1)指出当时形势的危急。 文章起始并不先说出师的事,也不急于提出建议,而是先从分析天下大势人笔,指出:“天下三分”,而蜀汉最为弱小,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关头。对形势的这一清醒的估计,是暗示刘禅,如不发愤图强,国家必然败亡。 (2)指出其有利条件。 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这告诉刘禅,只有依靠、重用这些贤德忠贞之士,才可救亡图存,以竟先帝之业。 (3)提出具体建议。 ①“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②“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4)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出刘备,其用意何在? 明确:意在激发刘禅竟父之志和启示他效先帝用人之明。 * 第2段从法度方面建议,执法必须严明公允,“宫中”“府中”不应异法。 (1)指出要赏罚公正,内外一体。 (2)指出要法纪严明。 3.第3、4段从任人方面建议,主要为推荐贤人。 (1)第3段,宫中(内): 人物:郭攸之、费讳、董允等。 特点: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作用: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预计效果:必然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第4段,府中(外): 人物:将军向宠。 特点: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作用: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预计效果: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 第5段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劝谏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