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教材课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教材课程.ppt

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内 容;精神发育迟滞 (mental retardation,MR);精神发育迟滞;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预防与治疗;儿童孤独症;儿童孤独症;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程与预后;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流行病学] 国内调查发现患病率1.3%-15%, 国外报道学龄儿童中患病率3%~5%,近半数4岁以前起病。 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4:1~9:1。;[病因和发病机制] ⒈ 遗传 多动症具有家族聚集现象。寄养子研究发现患者血缘亲属中患病率高于寄养亲属。 ⒉ 神经递质 患者血和尿中DA和NE功能低下,5-HT功能亢进;病因和发病机制: ⒊ 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 ⒋ 发育异常 前额叶皮质的激活不足,多动症患者神经发育不良,精细动作不协调、快速轮替动作不协调 患者的母孕期或围产期并发症多,语言发育延迟等问题。 ⒌ 家庭和心理社会因素 父母关系不和,家庭破裂,教养方式不当,母亲患抑郁症或癔症,父亲有反社会行为或物质依赖,家庭经济困难,住房拥挤,童年与父母分离,儿童受虐待,学校的教育方式不当以及社会风气不良等因素均可能作为发病诱因或使症状持续存在的原因。;临床特点;[病程和预后] 多数患者的症状持续到少年期以后逐渐缓解。 合并品行障碍者预后不良,可能出现少年期或成年期物质滥用和人格障碍。 合并阅读困难和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有不良的家庭和社会心理因素、智力偏低者预后较差。 ;诊断;CCMD-3关于多动症的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1)注意障碍,至少有下列4项: ①学习时容易分心,听见任何外界声音都要去探望 ②上课很不专心听讲,常东张西望或发呆; ③做作业拖拉,边做边玩,作业又脏又乱,常少做或做错; ④不注意细节,在做作业或其他活动中常常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 ⑤丢失或特别不爱惜东西(如常把衣服、书本等弄得很脏很乱); ⑥难以始终遵守指令,完成家庭作业或家务劳动等 ⑦做事难于持久,常常一件事没做完,又去干别的事 ⑧与他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⑨在日常活动中常常丢三拉四;;CCMD-3关于多动症的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2)多动,至少有下列4项: ①需要静坐的场合难于静坐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②上课时常小动作,或玩东西,或与同学讲悄悄话 ③话多,好插嘴,别人问话未完就抢着回答; ④十分喧闹,不能安静地玩耍; ⑤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如游戏时抢着上场,不能等待; ⑥干扰他人的活动; ⑦好与小朋友打逗,易与同学发生纠纷,不受同伴欢迎; ⑧容易兴奋和冲动,有一些过火的行为; ⑨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登高爬梯,好冒险,易出事故。;CCMD-3关于多动症的诊断标准 【严重标准】 对社会功能(如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产生不良影响。 【病程标准】 起病于7岁前(多在3岁左右),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6个月。 【排除标准】 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广泛发育障碍、情绪障碍。;[鉴别诊断] ⒈ 精神发育迟滞 多动症患者通过治疗,注意改善以后,学业成绩能够提高,达到与智力水平相当的水平。 精神发育迟滞者的学业成绩始终与智力水平相符合,还同时有语言和运动发育迟滞,判断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都普遍性偏低。 ⒉ 品行障碍;[鉴别诊断] ⒊ 情绪障碍 与多动症的区别在于情绪障碍患者的首发和主要症状是情绪问题,病程呈发作性,持续时间较短。 多动症表现的是长期持续性注意缺陷和活动过多。 ⒋ 抽动障碍 主要表现为头面部、四肢或躯干肌群不自主的快速、短暂、不规则抽动,如挤眉弄眼、耸肩、歪颈、挥手、蹬足和扭动等,也可以伴有不自主的发声抽动。;[鉴别诊断] ⒌ 精神分裂症 早期可能表现为不遵守学校纪律、活动过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容易与多动症相混淆。 精神分裂症患者会逐渐出现其特殊症状,如幻觉、妄想、情感淡漠、孤僻离群、行为怪异等,据此与多动症相鉴别。 ⒍ 儿童孤独症 孤独症患者具有语言障碍、人际交往和沟通困难、兴趣和活动内容局限等典型临床表现。;[治疗] 1. 针对父母的教育和训练 2. 心理治疗 3. 学校教育 4. 药物治疗;心 理 治 疗;药物治疗;抽 动 障 碍 (tic disorder) ;抽动障碍;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⒉ 临床类型 ⑴短暂性抽动障碍: 又称抽动症,为最常见类型。 主要表现为简单的运动抽动症状。 首发于头面部者最多。 抽动症状在一天内多次发生,至少持续2周,但不超过1年。;⒉ 临床类型 ⑵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 多数患者表现为简单或复杂的运动抽动,一般不会同时存在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 抽动部位除头面部、颈部和肩部肌群外,还常发生在上下肢或躯干肌群,且症状表现形式一般持久不变。 慢性抽动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