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课件: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学案1
【即时小练】 解析 (1)联系上文的“樵苏”(此两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打柴砍草)和下文的“饱”,推断应为动词,译为“埋灶做饭”。(2)“勒陈”应是动宾结构,“陈”不应是动词“陈列”,而应是“阵”的通假字。(3)“忽”与“贵”均应为动词,忽视、看重。“忽于往”“贵于今”即“过去被忽视”“现在被看重”,将其理解成形容词“珍贵”显然错了。(4)“躬”是“亲自”,“汲”是动词“打水”,“樵”应是动词“砍柴”。(5)“行旅不至”,“行旅”做主语,应是名词“旅行、游览的人”。 答案 (1)A (2)A (3)D (4)B (5)D 增 分 突 破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学案1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文体,是理解文段的关键,也是江苏卷高考文言文考查的热点。《考试说明》的表述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考查的实词,是教材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二是要弄清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也就是根据上下文确定该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既考查识记能力,又考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巧解实词六妙法 高考对文言文知识的考查一直遵循“题在课外,功在课内”的原则。虽然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材料年年更新。但考查的重点较为稳定,仍以“常见、常用”为主,因此考生答题时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根据已学知识推断实词的词义,将课内知识迁移到试卷之中,学会触类旁通。 【典例1】 在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 解析 A项,“就”,联想《劝学》中的“金就砺则利”,可知“就”可译作“靠近、接近”,将其代入可译为“将要靠近观察它,寺门紧闭不能进入”,通顺,可知其正确。C项,“具”,联想《鸿门宴》中的“私见张良,具告以事”,这里的“具”可解作“详细地”,“具陈其见”可译为“详细地讲述了他所见到的情景”,可知C正确。D项,“逆旅”联想《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可知“逆旅”解作“旅店、客舍”正确,全句译为“住在潼关旅店”,通顺。B项,“诣”译作“拜会”欠当。因为“诣”的宾语是“里第”,拜访人通顺,拜访住所则不通。联想《桃花源记》“诣太守,说如此”,可知这个“诣”应译为“到……去”。 答案 B 【即时小练】 解析 (1)“顾”应译为“只是”,可联想《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2)“属”应译为“嘱托”,可联想《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3)“恨”应译为“遗憾”,可联想《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4)“略”应译为“夺取”,可联想《荆轲刺秦王》“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答案 (1)D (2)D (3)D (4)C 文言实词往往具有多义性,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它的义项只有一个。要判断其在具体句子中表示哪种意思,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理解,做到据境析文,依境解文。另外,考生还要注意勿以今义附会古义。 【典例2】 在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 D项中将“绳”的“捆绑”释义代入原句,便成了“用法律捆绑他”,很显然于事理有悖,联想“绳之以法”,可知“绳”应解作“制裁、纠正”。其他三项,脱离了上下文则很难理解,但D项的错误则非常明显,不难确定答案。 答案 D 【即时小练】 解析 (1)“致膳”的“膳”应是“膳食”,如把“致”解作“表达”显然不通。“致”应为“致送”,全句可译为“下令太官致送四时节令膳食”。(2)“远委城郭”如译作“委派城池”于理不通,城池不能委派。“远委城郭”应是“远离城池”。(3)前句的“骁勇”与后句的“累迁裨校”应是因果关系,既然是作战骁勇,所以不应是多次调任裨校,应是“升迁做了裨校”。(4)“负”组词“背负”,“彼非不欲多负”应为“他不是不想多背”,所以“力不赡也”是“力量不足或力不胜任”。 答案 (1)D (2)A (3)A (4)C 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某句话中某字按其本义、引申义解释都讲不通的情况时,可以从通假字的角度进行考虑。在确定通假现象的前提下,根据通假字与本字之间存在音同、音近或形近的特点来推断本字,进而确定词义。如“甚矣,汝之不惠!”中的“惠”通“慧”,意思是“聪明”。 【典例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 据上下文语境可确认A项错误,这里的“暴乱”是“残暴、胡作非为”之意。B选项明显错误,因为“除”是“授予官职”。C选项将释义代入,只能译为“不空闲吏事”,明显不通,所以通过同音通假联想其与“娴”通假,由“娴熟”可知“娴”是“熟悉”的意思,“不闲吏事”应是“不熟悉吏事”,可见译为“空闲”错误。而D选项中的“趣”与“迫”共同修饰“说”,可推知“趣”“迫”同义。由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中“能事不受相促迫”,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高考语文(通用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17-18版 第1节 Ⅰ.补——文言文阅读的基础知识 .ppt
- 2018高考语文(通用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作文 17-18版 第4部分 2016年高考作文考情综述 .ppt
- 2019届高三人教版语文一轮备考复习课件:第2章 专题3 2实用类文本阅读.ppt
- 2019届高三人教版语文一轮备考复习课件:第3章 专题3默写名句名篇.ppt
- 2019届高三苏教版语文一轮复习真题与模拟课件: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
- 2019届高三苏教版语文一轮复习真题与模拟课件:专题三 提炼语意.ppt
- 2019届高三苏教版语文一轮复习真题与模拟课件:专题九 名句名篇默写.ppt
- 2019届高三苏教版语文一轮复习真题与模拟课件:专题二 辨析并修改病句.ppt
- 2019届高三苏教版语文一轮复习真题与模拟课件:专题七 文言作品阅读.ppt
- 2019届高三苏教版语文一轮复习真题与模拟课件:专题五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ppt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课件: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学案2.ppt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课件: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学案3.ppt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课件: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学案4.ppt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课件: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三.ppt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课件: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ppt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课件: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学案5.ppt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课件:第三部分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ppt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课件:第二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ppt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课件:第五部分 回顾核心知识求突破 专题一.ppt
-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课件:第五部分 回顾核心知识求突破 专题二.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