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历史岳麓版一轮课件: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pptx

2019历史岳麓版一轮课件: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pptx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历史岳麓版一轮课件: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第3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2- 1 2 3 4 5 6 7 8 考情分析 1.(2017课标全国Ⅰ,25)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 解析 -3- 1 2 3 4 5 6 7 8 考情分析 2.(2017课标全国Ⅱ,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答案 解析 -4- 1 2 3 4 5 6 7 8 考情分析 3.(2016课标全国Ⅰ,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答案 解析 -5- 1 2 3 4 5 6 7 8 考情分析 名师点评个人喜好以及经筵讲读制度的推行,促使宋代帝王对史学的认识水平及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同时,宋代帝王往往通过体现帝王意志的相关制度与特殊举措来掌控官、私史学,强化史学的现实功用。他们在推动了宋代史学发展繁荣的同时,也使得官修史书体现了他们的某些意志。 -6- 1 2 3 4 5 6 7 8 考情分析 4.(2016课标全国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 解析 -7- 1 2 3 4 5 6 7 8 考情分析 5.(2016课标全国Ⅲ,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答案 解析 -8- 1 2 3 4 5 6 7 8 考情分析 6.(2015课标全国Ⅰ,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答案 解析 -9- 1 2 3 4 5 6 7 8 考情分析 7.(2015课标全国Ⅱ,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答案 解析 -10- 1 2 3 4 5 6 7 8 考情分析 8.(2014课标全国Ⅰ,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答案 解析 -11- 考情分析 1 2 3 4 5 6 7 8 -12- 考情分析 1 2 3 4 5 6 7 8 -13- 一、中枢权力体系 1.西汉“中外朝”:汉武帝重用身边亲信侍从等组成中朝,原三公九卿变成执行机构,成为外朝。 2.隋唐三省六部制 (1)职责: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特点:分工明确,互为补充,相互牵制。 (3)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通过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对后世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3.宋朝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成为宰相的办公机构,另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政权和财政权。 4.元朝中书一省制:元代只设中书省,六部归入中书省。 -14- 读图指南 -15- 北宋的二府三司制 “三省六部制”与“二府三司制”相比,前者注重程序,把一件事分成若干阶段,由各个层级的不同部门来依次处理;而后者注重具体的事务,由不同的机构来处理不同的事情。 -16- 二、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变化 (1)汉朝:推行察举制,令天下郡国每年举荐人才。举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