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历史岳麓版一轮课件:单元整合12
单元知识整合建构
-2-
-3-
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1.先秦: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秦汉: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
3.隋唐:隋朝盛极一时,昙花一现;盛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文化艺术全面辉煌,同时社会走向正轨,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要;中唐以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治黑暗,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
4.宋元:北宋重文轻武,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南宋偏东南一隅,文人具有强烈的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促使元曲繁荣。
-4-
5.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八股取士、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5-
对点训练
1.《清明上河图》不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珍品,还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等的第一手资料。材料意在说明《清明上河图》( )
A.开创了新的绘画模式 B.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
C.受到现代艺术家重视 D.是当时太平盛世的刻画
答案
解析
-6-
16—18世纪中国和欧洲科技的结局及其原因
-7-
对点训练
2.(2017天津河东一模,5)“地圆学说”在西学东渐的进程中传入中国,遭到了保守学者的怀疑。针对“地圆学说”,清朝士大夫杨光先在《不得已》一书中“质问”汤若望:“若然则四大部州,万国之山河大地,总是一个大圆球……球上国土之人之脚心与球下国土之人脚心相对……竟不思在下之国土人之倒悬……有识者以理推之,不觉喷饭满案矣!夫人顶天立地,未闻有横立倒立之人也……此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下列科技成果能解决杨光先疑问的是( )
A.进化论 B.经典力学理论
C.相对论 D.现代信息技术理论
答案
解析
-8-
多维视角——纵横对比型非选择题的特点及解题技法
【题型特点】
此类题型的设问直接明了,通过不同类型的对比角度来设问,考查纵向、横向比较及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跨度,符合历史学科的思维特点,即通过时空转换培养发散思维。常见的对比模式主要有四种:中外对比、西方与西方对比、对同一历史事件不同观点的对比、纵向对比。
-9-
【解题模板】
(1)提取材料信息。首先阅读题目设问,然后带着已经掌握的设问信息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这种有目的地阅读材料,在考场上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节约做题时间。
(2)联系所学知识。对通过阅读材料无法解决的问题,要有效地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决,教材知识冗长庞杂,要提炼出对解决本题有用的教材信息。
(3)时空转换。找准对比的核心词、关键点,有的放矢地对比,切勿偏离主题。
(4)有效组织答案。通过阅读材料及联系教材,梳理出回答问题的素材,但这些都是零散的素材,或者说是没有经过加工的素材。因此,最后一步就是要把收集到的零散的素材根据设问进行组织和串联,并用历史的语言进行作答。
-10-
押题训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顾颉刚在为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一书所作的序中曾论及科举制:“(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1910年,梁启超说“科举非恶制也”,“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1912年,孙中山在《临时政府公报》(第24号)中提及考试的重要意义:“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惟考试。”孙中山的观点影响了后来民国考试院的建立,实际上是科举制的复活。
-11-
材料二 高考的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其基本立场应立足于服务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才选拔。……1997年,为纪念恢复高考20周年,《人民日报》有这样一句评价: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高考的社会作用远远超出了考试、招生、教育;1977年高考恢复的不仅仅是一项考试,更是知识的价值、知识分子的地位,是社会流动的渠道、社会的公平。
——于涵《高考制度恢复40年考试内容
改革述评》(《中国考试》2017年第3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并指出1905年清政府废止科举制度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科举制和当代高考制度的主要异同点。谈谈你对当前高考制度改革的看法。
-12-
参考答案: (1)特点: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影响深远。
原因:科举制度不能适应近代化的现实需要。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春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下册Module 3同步教学课件Unit 3 Language in use(共26张PPT).pptx
- 2018春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第4章教学设计:2.4.1信息的获取.doc
- 2018春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4 After-School Activities Lesson 21 What Is Your Club Type 课件(共18张PPT).ppt
- 2018春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下册Module 3同步教学课件:Unit 1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the weekend (共31张PPT).pptx
- 2018春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下册Module 1同步教学课件:Unit 2 I feel nervous when I speak Chinese.(共28张PPT).pptx
- 2018春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10章同步(导)学案:4.10.1血液和血型(部分无答案).doc
- 2018春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10章同步(导)学案:4.10.3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部分无答案).doc
- 2018春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9章同步(导)学案:4.9.3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部分无答案).doc
- 2018春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下册Module 6教学课件:Unit 3 Language in use01(共25张PPT).pptx
- 2018春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下册Module 1同步教学课件:Unit 3 Lanuguage in use(共28张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