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代官代书研究以清代四川南部衙门档案
清末《安徽省民事習慣調查錄》讀後 275
清末《安徽省民事習慣
調查錄》讀後
俞 江
一、文津樓的清末安徽省民間習慣調查錄
民國那次的《民事習慣調查報告錄》,重又點校出版兩年餘了(《民事
習慣調查報告錄》,南京國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編,胡旭晟、夏新華、李交發
點校,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年初版)。在序裏面,點校人也曾聲嘶
力竭地呼籲了一番民事習慣調查的重要性,但終究應者寥寥。畢竟,關心民
事習慣調查的人不多了。但七、八十年前,中國法學界的確有過一種不可遏
止的進行民事習慣調查的衝動。
近代兩次民事習慣調查活動,都是法學界人士發起並推動的。北洋時期
的那次,今人通過點校的再版本,已可概見其盛況與成果(又見《中國民事
習慣大全》,施沛生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年版)。而清末的調查情
況卻一直撲朔迷離。據北洋時期的整理者記載,至 1925 年時,清末民事習
慣調查錄共 828 冊(不計重複部分)仍保存完好。而大約在 1928 年前後,
這批資料散失了,至今下落不明。此前,有傳說這批資料部分藏於北京大學
圖書館、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圖書館、東京大學東洋研究所、京都大學人文社
科部,經核對,這幾種稿本均系北洋時期不同層次(多為縣一級)的調查報
北京大學法學博士,武漢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教授。
276 《法制史研究》第三期
告原件。
因此,此次在文津樓(北京圖書館分館)發現的《安徽省民事習慣調查
錄》,可能是目前能夠找到唯一的一部清末民事習慣調查報告錄。事實上,
北洋時期整理清末調查報告時,唯一沒有見到的就是安徽一省。這說明,至
少在 1925 年之前,一個能接觸該報告錄的人已將安徽省報告抽走。這樣,
雖然北洋政府整理的所有清末習慣調查報告都神秘地失蹤了,但萬幸的是,
因安徽省這三冊失而復出,終於使那次調查的真相露出了一角。
二、問題之提出
當清末第一次考慮修訂一部中國人自己的民法典時,手裏雖然沒有今天
這麼多可資參考的各國文獻,但至少握有德國、法國、瑞士、奧地利和日本
等五國民法典的中譯本,其中,德、瑞兩種是當時最新進的模式。當時的中
國,現代法學研究剛起步不到 10 年,要超越這些模式,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這樣一個信念卻出奇的統一,那就是「一國之法律,必合乎一國之民情風
俗」(「大理院正卿張仁黼奏修訂法律請派大臣會訂折」,1907 年),因
此,民事習慣調查似乎沒有經過什麼爭論就上馬了。
調查起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 年),到宣統三年(1911 年),各省工
作已基本收尾,只是修訂法律館總核時,因清室覆亡而沒能竣工。今天看
來,對這場習慣調查的意義怎樣估計也不會過分,它不但第一次將全國民事
習慣的存在形態摸了底,而且也是第一次自覺地、系統地、有目的地運用西
方民法學分類方法(這也可能是它最大的缺點)進行的全國習慣調查。同
時,由於這次活動正好位於社會大變革時期,因此,得來的調查報告也就必
然地成了以前那個時代相對完整的和最後的留影。然而,最讓人感慨的還
是,這樣大規模的調查活動能夠在三年內順利並迅速的完成,而且,至少從
安徽省的報告看,其調查成果的質量還優於民國那次;相比而言,今天所以
清末《安徽省民事習慣調查錄》讀後 277
不能開展一次全國性的民事習慣調查,除了財力、人力等藉口外,缺少的可
能還有對生於斯長於斯的這個社會的一分信心和共識。
對於一場全國範圍內的規模浩大的民事習慣調查,信心太重要了,但我
們卻在兩方面失去了信心。一方面,不再能肯定當代中國社會是否還像半個
世紀以前那樣,在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都存有民事習慣;另一方面,不再能
肯定現代城市生活除了法制以外,是否還需要民事習慣。換言之,經過一次
次對傳統的否定運動後,我們已經連怎樣算是舒適生活的共識都不能達成,
何況制度安排?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那種漠視民事習慣的態度又是可以原諒的。許
多人認為,那些日常生活中的、財產分配和流轉中的、婚姻家庭中的種種習
慣,已經與某些意識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