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 【2012高考回眸】 山东卷:卒不为宗亲求位/为击破沛公军。均为介词,替。 广东卷:出为川东道/结为婚姻。第一个“为”是动词,做;后者是动词,成为。 安徽卷:既为方伯所知/秦王为赵王击缶。前者是介词,表被动;后者是介词,替,给。 湖南卷:遗善为闾里传/为仲卿母所遣。都是介词,“被” 北京卷:恐为他人得/倘育而为风露所感。两个“为”都是表被动的介词“被”。 四川卷:时又有边将诈诱杀为阵获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是动词,当或作为/是介词,表被动。 【高考文言虚词再复习之焉】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2、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3、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4、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4、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6、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7、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兼词,相当于“于之”,在这件事情上。 2、非再至,焉知其若此?兼词,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3、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兼词,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4、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相当于“之”。 4、犹且从师而问焉。代词,相当于“之”。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从这里。 6、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句末语气词,了,呢。 7、则牛羊何择焉?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8、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9、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10、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1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 12、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14、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9、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10、且焉置土石?兼词,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1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助词,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12、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助词,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其中。 14、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高考文言文翻译基础知识 【高考文言文翻译基础知识之双音双义】 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而古代汉语词汇与此相反,以单音节为主。因此,在具体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地把古汉语的词汇当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去解释。 【2014·安徽卷】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 【2014·湖北卷】为吏者宜宣布德 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 【译文】先生认为经学应以文字训诂为基础,(便)在安徽印刷发行许慎的《说文解字》来教育读书人。【分析】刊布:印刷发行。教士:教育读书人。 【译文】做官的人应当宣扬传布恩德,为老百姓解除困苦,(国家)难道还缺少几头驴吗?【分析】宣布:宣扬传布。少数:缺少,几。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2013四川卷】平居独处,终日俨然;至与物接,则盎然和怿。 【2013江西卷】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 【译文】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分析】大庆:大:表示程度很深,庆:庆祝。 【译文】平时单独居处,整天严肃庄重;至于和人交往,则(热情)洋溢和乐喜悦。【分析】和怿:和乐喜悦。 【译文】有(一位)姓华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是十分熟悉乡村的人。【分析】华生:姓华的先生,备谙:十分熟悉。 【2013新课标卷】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2013全国大纲卷】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乃至城门不夜闭,道不拾遗。 【2011全国大纲卷】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译文】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分析】班列: 朝班的行列。耆硕(qí shuò): 高年硕德者。 【译文】从此声威恩泽及于全境,邪恶偷盗之事不再发生,以至城门夜不关闭,路不拾遗。【分析】沾洽:恩德遍及。 【译文】熊鼎到任,奏请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个部门安定清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