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影像学(上)演示教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颅内肿瘤影像学(上)演示教学.ppt

(三)髓母细胞瘤 MEDULLABALSTOMA 定义;最常见的极度恶性,约占颅内胶质瘤的4%~8% 儿童(75%)青少年最常见的后颅窝肿瘤 部位:小脑蚓部,容易突入第四脑室,常致梗阻性脑积水 最易发生脑脊液转移,并广泛种植于脑室系统、蛛网膜下腔和椎管 肿瘤囊变、钙化、出血均少见 临床常见躯体平衡障碍,共济运动差 高颅压征象 对放射线敏感 X线 颅内压增高征象,偶有钙化 脑血管造影多为少血管性肿瘤 仅显示颅后窝中线区占位征象 小脑后下动脉向下移位 CT 肿瘤位于后颅窝中线区,边界清楚 平扫呈略高或等密度,半数周围有水肿 增强:肿瘤呈均匀增强 肿瘤阻塞第四脑室致使幕上脑室扩大 肿瘤可通过脑脊液循环转移至幕上脑凸面或脑室系统 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男性,9岁 左小脑半球髓母细胞瘤 男性,24岁 MRI 肿瘤常位于小脑蚓部,突入第四脑室 T1WI为低信号,T2WI为等信号或者高信 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 第四脑室向前上移,常有中度或重度脑积水。 男性,3岁 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 男,7岁 步态不稳半个月 诊断 儿童后颅窝中线区实体性肿块 增强检查有明显均一强化 多为髓母细胞瘤 鉴别诊断 星形细胞瘤 室管膜瘤 少数髓母细胞瘤发生点状钙化时,与室管膜瘤鉴别困难 比较影像学 CT和MRI对髓母细胞瘤定位和定性都有很高的价值 MRI优于CT。鉴别肿瘤与脑干关系,显示肿瘤形态、脑脊液通路梗阻的位置和程度及种植性转移情况 (四)室管膜瘤 定义:多发生于儿童与青壮年缓慢生长的肿瘤,起源于脑室壁或脊髓中央管,由室管膜细胞组成; 组织学特性:边界清,细胞密度中等的胶质瘤,核形态单一,圆形至卵圆形,血钙周围假肿瘤花环和室管膜花环 年龄与性别:所有年龄均可发生,幕下好发于儿童,平均年龄约6.4岁,第二个发病年龄高峰30-40岁,幕上儿童和成人都能发生,男女无差别。 临床表现: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 癫痫和颅内高压征象常出现 室管膜瘤 部位:65%来自四脑室,其次为侧脑室和三脑室,儿童室管膜瘤多位于四脑室,发生于幕上时多发于脑室外。 影像学特征:CT呈等或低密度灶,边界清,MRI长长T1、长T2信号,幕上80%可有囊变,增强后不同程度强化。 肿瘤玻璃样变、出血、坏死、囊变,偶可形成大囊 X线 颅内压增高征象,偶有钙化 脑血管造影可出现肿瘤血管 CT 肿瘤位于脑室系统,四脑室多见 平扫呈略高或等密度,其内可见低密度囊变和高密度钙化,肿瘤位于脑室内瘤周无水肿,脑实质内轻度瘤周水肿。 增强:80%肿瘤强化,实性部分强化均匀, 囊性部分不强化。 肿瘤阻塞室间孔引起脑积水 成人时囊变坏死不常见 室管膜瘤 钙化,囊变,四脑室塑形 MRI 肿瘤常位于四脑室内 T1WI为低或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 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囊变区不强化 常伴脑积水。 室管膜瘤,M/60y 四脑室室管膜瘤 诊断 小儿及青少年,颅压高及定位体征不定 多位于第四脑室,侧脑室、三脑室及脑实质内 CT平扫呈等或高密度,可有钙化及囊变 鉴别诊断 四脑室:髓母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瘤 三脑室:松果体肿瘤、星形细胞肿瘤、脉络丛乳头状瘤 侧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电脑半球:星形细胞胶质瘤、转移瘤 比较影像学 CT和MRI对髓母细胞瘤定位和定性都有很高的价值 MRI优于CT。鉴别肿瘤与脑干关系,显示肿瘤形态、脑脊液通路梗阻的位置和程度及种植性转移情况 学海无崖苦作舟 书山有路勤为径 二、脑膜瘤 MENINGIOMA 概述 占颅内肿瘤的15%~20%左右 来自蛛网膜粒细胞,与硬脑膜相连 多见于成年人,女性发病是男性的2倍 肿瘤大多数居脑实质外 好发部位:依次是矢状窦旁、大脑镰、脑凸面、嗅沟、鞍结节、蝶骨嵴、桥脑小脑角、小脑幕、小脑桥脑角等 病理学 肿瘤多为球形,包膜完整,质地坚硬,可有钙化,少有囊变、坏死和出血 肿瘤生长缓慢,血供丰富,供血动脉来自脑膜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的脑膜支 脑膜瘤多紧邻颅骨,易引起颅骨改变。增厚、破坏或变薄,甚至穿破颅骨向外生长 右额叶星形细胞瘤(Ⅲ-Ⅳ级) 男性,66岁 右额颞叶星形细胞瘤(Ⅲ级) 男性,54岁 小脑星形细胞瘤 囊性者呈长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实性者呈不规则信号 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者不强化,囊壁瘤结节有强化 左小脑半球星形细胞瘤(Ⅲ级) 男性,29岁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肿瘤(WHO1级) 定义: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壮年,相对境界清楚、生长缓慢、常常囊性的星形细胞组成。 组织学特性:双相模式,不同比例压缩的双极细胞伴Rosentha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