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 力物体的平 第1课时 力重力和弹力
第一章力物体的平衡
高考调研
考 纲 导 航
内容
要求
说明
1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和分解
12.重力.重心
13.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
14.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计算
24.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13.实验:长度的测量
115.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16.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Ⅱ
Ⅱ
Ⅱ
Ⅰ
Ⅱ
Ⅱ
不要求知道静摩擦因数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数字Ⅰ、Ⅱ标出.Ⅰ、Ⅱ的含义如下(以后各章同):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命 题 取 向
在历届高考中本章考查的题型大多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偶尔会出现填空题和实验题.尽管如此,我们也丝毫不能降低对静力学内容的重视程度.因为,静力学不仅是力学的基础.而且它所包含的物理概念和物理研究方法仍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内容,历届高考试题中的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综合题很多都包含有静力学知识的事实就说明了这一点.
静力学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的概念的认识,对受力分析的掌握程度,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解,侧重考查学生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灵活选择研究对象的能力和分清物理因素、运用空间想象能力,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近年来,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坚持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意考查能力的命题思想,加强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核,尤其是近两年物理高考试题,多选用人们生活、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实际问题做为试题的素材、使试题更贴近生活,反映时代特征,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备 考 方 略
静摩擦力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力,它的大小、方向、存亡都会随其他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因此分析静摩擦力.应学会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进行分析.通过一定量的具体实例的分析、练习,掌握各种常见弹力的方向.特别是轻杆的弹力.当杆受力较复杂时,杆中弹力的大小和方向要结合存在状态分析.把力的合成与分解与数学方法有机结合,平衡问题一定要与受力分析密切结合,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应试能力.
第一课时力重力和弹力
第一关:基础关展望高考
基 础 知 识
一、力的概念
知识讲解
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大小用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测量.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要把一个力完全表达出来,还要说明它的方向.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不同位置,即力的作用点不同,产生的效果一般也不同.
3.力的基本特征
(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2)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3)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物理学中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力的独立性:一个力作用于某一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其他力无关.
活学活用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状态一定改变
B.由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C.一个人练拳时用了很大的力,但没有击中物体,这个力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
D.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测量[来源:学科网ZXXK]
解析:选项A考查力的作用效果之一,使物体状态发生改变,但当受几个力时效果可能相互抵消,状态不变,所以A错.相距较远的磁铁有力的作用,仍需要有两个磁铁,离不开物体,故B不对.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练拳时,各部分肌肉发生相互作用,有受力物体,故C不对.正确选项应为D.
答案:D
二、重力
知识讲解
1.重力的定义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实际上重力是地球对物体引力的一个分力,而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
说明:①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②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就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
①由G=mg计算,g=9.8 N/kg.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重力的大小.
说明:
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物体的重力大小是不同的,纬度越高,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赤道受到的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他力的作用也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职位说明书全套368页.doc
- 消化系统疾病08234.ppt
- 海文钻石卡讲义(高数).doc
- 液晶显示电冰箱温控器的设计代码部分.doc
- 深圳大学理科选修《生物安全与人类生活》课件 第九章 生物技术药物生物安全.ppt
-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15073.ppt
- 渣油加氢72532.ppt
- 清华微积分(高等数学)课件--微积分(一)小结.ppt
- 海x集团市场研究项目项目建议书(ppt 57).ppt
- 液位分段的PLC控制.doc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