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考第二大题古代诗文阅读高考22题逐题特训8.docVIP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考第二大题古代诗文阅读高考22题逐题特训8.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22题逐题特训(八) 高考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二) 一、(2016·东北三省四市模拟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9分) 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氏人也。逊少学,常为兄仲优饶。既而自责曰:“名为人弟,独受安逸,可不愧于心乎?”欲同勤事业。母冯氏谓之曰:“汝欲谨小行耶?”逊感母言,遂专心典籍,恒书壁作“见贤思齐”以自劝勉。属本州沦陷,寓居邺中,为临漳小史。县令裴鉴莅官清苦,致白雀等瑞,逊上《清德颂》十首。鉴大加赏重,擢为主簿,仍荐之于右仆射崔暹,为暹宾客。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逊曰:“家无荫第,不敢当此。”天保元年,本州复召举秀才。五年正月制诏问求才审官,逊对曰:“今日公卿,抑亦天授,与之为治,何欲不从。高悬王爵,唯能是与。无令桓谭非谶,官止于郡丞;赵壹负才,位终于计掾。则天下宅心,幽明知感,真人去而复归,从此而言,可以无愧。”又问刑罚宽猛,逊对曰:“伏惟陛下,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孩百姓。王者之治,务先礼乐,如有未从,刑书乃用,宽猛兼设,水火俱陈,则天下自治,大道公行。”七年,诏令校定群书,逊等十一人同被尚书召共刊定。时秘府书籍纰缪者多,逊乃议曰:“按汉中垒校尉刘向受诏校书,每一书竟,表上,辄言:臣向书、太史公书、中外书合若干本以相比校,然后杀青。向之故事,见存府阁,即欲刊定,必藉众本。邢子才、巍收等并是多书之家,请牒借本参校得失。”凡得别本三千余卷,《五经》诸史,殆无遗缺。八年,诏尚书开东西二省官选,所司策问,逊为当时第一。(节选自《北齐书·樊逊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日之曰/岂能就耶/ B.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C.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D.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日之曰/岂能就耶/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回答问题,注重把握四个选项中的不同停顿点,根据句意等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比如第一处断句,从主语“崔暹”分析,其谓语是“会”,宾语应该是“宾客”,由此判断“宾客”后要停顿,排除A、D。再看B、C断句的不同,从词语、句子结构的角度分析,“此人学富才高”结构完整。故选C。 [答案] C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掾”原为佐助之意,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如掾吏,掾属。“计掾”是古代州郡的计吏。 B.“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转达臣子进言意愿的侍者,后发展为帝王的谦称。 C.“表”是给皇帝的奏章,与之相关的词语“表函”是上呈天子的函件,“表奏”是表文奏章,“表草”是表文草稿。 D.古时把字写在竹简上,为防虫蛀须先用火烤干水分,叫“杀青”,也叫“汗青”。文中“杀青”指书籍定稿。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陛下,古代臣民对天子的尊称,不是帝王的谦称。 [答案] B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樊逊有责任心,读书勤勉。他不想安逸地受人照顾,愿与兄长一同为家业尽力;在母亲的开导下,他又全力研读典籍,并常在墙上题字以自勉。 B.樊逊颇有文才,能把握时机。在担任临漳小史时,他钦佩县令为官清廉,就作了十首《清德颂》,受到县令的赏识,因此被提拔为主簿。 C.樊逊善于策对,治国有见地。他认为国家应重用有才德的人,不要埋没人才;他还认为王者之道应以礼乐为先,后用刑罚,恩威并施。 D.樊逊能以史为鉴,处事有方。他在主持校定群书时,借鉴汉代刘向的做法,搜集不同版本的书籍对照校定,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主持校定群书……搜集不同版本的书籍对照校定,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与原文不符。 [答案] D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孩百姓。(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得别本三千余卷,《五经》诸史,殆无遗缺。(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