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系列1】:掌握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固定句式 Word版附答案.docVIP

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系列1】:掌握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固定句式 Word版附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系列1】:掌握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固定句式 Word版附答案

【题文】 由于古今汉语之间的继承性,古今汉语之间的句式基本一致。但由于语言的发展演变,也存在着一定差异。掌握这些特殊的文言句式,也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须的能力。今天主要给大家讲解的是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固定句式的常见形式。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常见判断句式: 1.……者,……也 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也 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判断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为标志。 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4.无标志句 如:秦,虎狼之国。 二、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 (一)常见的有标志的被动句: 1.表被动的“于”字句 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2.表被动的“见”字句或“见……于……”结构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表被动的“为”字句或 “为……所……”结构 如: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二)无标志的被动句 如: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帝感其诚。 三、省略句 常见的省略成分: 1.省略主语 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2.省略谓语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4.省略介词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四、固定句式 常见的类型: (一)表疑问的固定句式 (1)何所:即“所何”,可译为“……的(人、事、物)是什么”。? ??? 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何如:可译为“怎么样”。 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3)如……何、若……何、奈……何:表示怎样对待或处置某人或某事的固定结构。 可译为“把……怎么样”或“对……怎么办”。 如:虞兮虞兮奈若何? (二)表反问的固定句式 (1)何……为(wéi)、何以……为(wéi), 可译为“为什么(要)……呢”“怎么……呢”。 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不亦……乎,可译为“不也是……吗?” 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表推测、揣度或商榷的固定句式 如:无乃……乎,可译为“恐怕……吧” 无乃尔是过与? (四)表比较的固定句式 如:……孰与(若)…… 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样)……”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五)表感叹的固定句式 如:“一何”,可译为“多么”。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六)表选择或并列的固定句式 如:非……则……,表示选择,可译为“不是……就是……” 非死则徙尔。 同学们在课下学习时,对与现代汉语不同句式的标志心里一定要明确,能够准确翻译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并注意积累文言中的常用的固定句式。 【学以致用】 1.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毋宁毙于虞人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B. 毋从俱死也   C谨拜表以闻??? D.輮以为轮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晏子使楚》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3)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参考答案】 1.C(“于”表动作涉及的对象,不表被动。) 2.A(A.为判断句,其他都是省略句。) 3.(1)该不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盗吧? (2)为何要飞至九万里高空而南行呢? (3)与其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