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比赛章程-华南师范大学
第五届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
声乐大赛 章程
宗旨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声乐教学研究、增进交流、提高教学质量,为广大声乐教师和学生搭建展示声乐演唱水平、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以促进我国高等院校声乐教学改革与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声乐家协会、中国声乐孔雀奖组委会
承办单位:广东省孔雀声乐艺术中心、广东省声乐艺术研究会
协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研究会,各音乐艺术院校、综合大学、师范院校、高职高专院校、中职中专学校,广东国族教育科学研究院。
组委会成员: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组成。
时间地点
拟定7月16日至7月22日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比赛组别划分
音乐艺术院校组(九大音乐学院、七大艺术学院)
教 师(美声组、民族组)
研究生(美声组、民族组)
本科生(美声组、民族组、流行组)
综合师范院校组(综合大学、师范院校)
教 师(美声组、民族组)
研究生(美声组、民族组)
本科生(美声组、民族组、流行组)
高职高专院校组
教 师(美声组、民族组)
学 生(美声组、民族组、流行组)
中职中专学校组
教 师(美声组、民族组)
学 生(美声组、民族组、流行组)
原生态组
(各民族独唱、重唱、对唱、多人对唱)
参赛范围和对象
1、全国各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在籍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在职教师;
2、全国各师范院校、综合院校中音乐学院(系)、艺术学院(系);音乐教育专业(系)在籍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在职教师;
3、全国各艺术职业院校、职业技术院校、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音乐系、艺术系在籍学生和在职教师;
4、全国各高等音乐艺术院校附属中等音乐、艺术学校;全国师范院校、综合院校附属中学;中等艺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艺术高中在籍学生和在职教师;
5、原生态民歌组应为以上各类院校在校师生和全国各民族各类原生态民歌歌手,选手无年龄限制。
6、综合大学、师范院校的选手可报音乐艺术院校组,但音乐艺术院校选手不得报综合大学、师范院校组。已获以上院校录取通知书的2016级学生和2016届毕业生亦可报名参赛。
六、曲目要求
1、曲目范围
可自选中、外歌剧中的独唱曲、重唱曲、咏叹调、歌剧片段,中外艺术歌曲,中外民歌、地方戏曲选段、民歌、民族(民间)风格声乐作品或根据民歌改编的民族声乐作品、流行音乐作品。鼓励和提倡首唱近年来新创作的歌曲(含流行)及乐队、声乐组合等(首唱新作品加分0.1-0.3分、首唱需提交作者授权书)。
2、美声组
(一)初赛(曲目共两首,总长度不超过12分钟)
两首曲目中至少一首艺术歌曲(中外皆可)。
(二)复赛(一首曲目,总长度不超过6分钟)
从中国歌曲,外国艺术歌曲,中外歌剧选曲、歌剧片段中任选一首作品或是选一首2003年以后创作的中国作品。
(三)决赛(一首曲目,总长度不超过6分钟) ????????
从中国歌曲,外国艺术歌曲,中外歌剧选曲、歌剧片段中任选一首作品或选一首2003年以后创作的中国作品。
3、民族组
(一)初赛(曲目共两首,总长度不超过10分钟)
①、一首中国传统民歌或改编民歌。
②、一首中国艺术歌曲或中国歌剧唱段。
(二)复赛(一首曲目,总长度不超过5分钟) ?????
从中国民族风格歌曲中任选一首或选一首2009年以后创作的中国作品。
(三)决赛(一首曲目,总长度不超过5分钟)
从一首中国艺术歌曲或中国歌剧选段或选一首2009年以后创作的中国作品。
4、流行组、原生态组(一首曲目,总长度不超过5分钟)
初赛两首、复赛、决赛作品任选,风格不限。
初赛、复赛、决赛选手需根据不同曲目要求,须用原文、原调并背谱演唱。
各轮比赛演唱曲目一律不得重复,复赛、决赛曲目在比赛期间不得更改。
7、初赛不限伴奏形式,复赛、决赛一律使用现场钢琴伴奏,不采用扩音设备(流行采用CD伴奏、用话筒)、原生态组可使用特色乐器伴奏。
注:原生态组以各民族各种独唱、重唱、对唱、多人对唱、多声部及其他组合等形式。曲目应为传统民歌,包括田歌、山歌、号子、渔歌、小调及少数民族传统民歌体裁等,以歌唱生活、爱情、劳动、家乡为主;以反映本民族、本地区的原有特色;不做任何声部、伴奏乐器的改变和加工;以本民族语言或当地方言演唱,多人组合人数原则不超过8人,参赛时应穿戴本民族服饰。
原生态民歌比赛一律不使用伴奏带,只允许使用传统民歌民间固有的形式伴奏,伴奏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人。表现形式以声乐表现为主,表演及伴奏应真实表现原生态民歌在传统生活中的原有形式。
七、奖项设置
1、按各组别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