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情绪学说 一 外周学说 詹姆斯-兰格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1884)和丹麦心理学家兰格(1885)提出情绪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该理论被称为情绪的外周理论。 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先有机体变化,再有情绪,“悲伤由哭泣引起”,“愤怒由打斗招致”。 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特别与血管变化有关。例如:酒和某些药物之所以引起情绪的变化,原因在于它们引起了血管的活动。 詹姆斯和兰格理论在具体描述上不同,但基本观点是相同的:刺激引起生理反应,进而引起情绪体验。 二 丘脑学说 坎农—巴德学说 坎农(1927)反对詹姆斯—兰格理论,认为它很难解释一些现象,例如:不同情绪可能表现相似的生理变化,且情绪变化是瞬息万变的,而机体的生理变化则是缓慢的,药物引起的机体变化不一定产生情绪等现象。 坎农认为情绪的中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到丘脑,分成两路,一路到大脑产生主观体验,一路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生理变化,使机体进入应激准备阶段。 例如:遇到一条蛇,视觉感官引起冲动传至丘脑,同时发出两种冲动,一种到大脑皮层,判断是否可怕,另一种到植物神经系统,引起应激准备。 如果判断会伤害人,植物神经系统活跃;否则植物神经系统受控制,生理状态恢复平衡。 蛇 图 三 情绪的认知理论 1、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20世纪50年代提出,该理论认为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评估——情绪。 理论模式为:刺激——感受器——丘脑——大脑皮层(进行评定,形成一种态度,如恐惧就要逃避,愤怒就要攻击等)——丘脑交感神经——内脏、血管——感觉——反馈到大脑皮层(获得情绪)。 例如:某个刺激,如果个体认为对自己有利,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相反,如果有害,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2、沙赫特的三要素情绪理论 60年代初,沙赫特和辛格提出,对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三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 1、最初的外界刺激; 2、个体必须感到高度的生理唤醒; 3、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认知唤醒起决定作用。 实验:三组被试,都注射肾上腺素。对三组进行不同引导: 组1,会出现心悸、手颤、发烧组2 ,仅身上发抖,手脚有点麻,没有别的感受; 组3,不作任何解释。 把三组被试都分成两小组,分别让其待在令人快乐和愤怒的情景中。 结果:组1,没有愉快和愤怒的情感体验;组2和组3的两个小组分别报告感到愉快和愤怒。 这个实验说明,来自三方面的信息经过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才产生了某种情绪体验: 环境中的刺激 生理因素 认知评估 Lazarus认为,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 Primary appraisal:人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程度。 Secondary appraisal:人对自己的行为反应的调节和控制,能否控制刺激事件以及控制的程度。 Reappraisal: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第四节 情绪、情感的作用 一 情绪、情感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组织作用: 1 高学习效率: 中等焦虑 2 简单工作: 高焦虑 复杂工作: 低焦虑 3 平时情绪稳定: 学习效率好 焦虑与学习效率 情绪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二 情绪、情感对心身健康的影响 良好的情绪------健康 不良的情绪------疾病 三 情绪、情感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1 、人际情感 (1)定义:在人际交往中,与彼此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 (2)人际情感的特点 稳定持久 表现为: 自信感, 信任感 理解感, 忠诚感 2、 影响 (1)肯定的情绪情感 增力作用 表现为:喜爱感、信任感、自尊感、理解感 (2) 否定的情绪情感 减力作用 表现为:自卑感,嫉妒感,恐惧感,猜疑感,报复感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at is Emotional In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