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禀赋结构和技术效应结构-国际商务研究.PDF

劳动禀赋结构和技术效应结构-国际商务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禀赋结构和技术效应结构-国际商务研究

劳 动 禀 赋 结 构 和 技 术 效 应 结构 — — 贸 易与工资差距研 究范 式新探 冯 贞柏 (五 邑大 学经 济 管理 学 院 ,广 东 江 门529020 ) 摘 要 :在回顾文献基础上 ,本文梳理 出贸易影响工资差距 的机制 ,认 为在 劳动供给结构 不变的前提下 ,工资差距决定于劳动需求结构变动 ,而劳动禀赋结构和技术效应结构是研 究两者关系的重要 范式。劳动禀赋结构模型是在 两国生产两种产品且技术水平相 同的框 架下,贸易品 由于劳动禀赋结构不同,导致单位成本产 出水平 变动 ,进 而影响劳动需求结 构和工资差距 ;而技 术效应结构模型则是在两国生产一种产品且技术水平不同的框架下, 贸易品 由于技术效应结构不同,导致相对工资和劳动需求关 系曲线 变动 ,进 而影响劳动需 求结构和工资差距 ,而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传导机制有很 大差别。 关键词 :劳动禀赋结构 ;技 术效应结构 ;贸易与工资差距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 1894 (2012 )03 -0012 - 10 中国加入 WTO以来 ,外 贸飞速发展 ,但工 正收入会增加 ;同时 ,使得稀缺生产要素 ,即高 资差距也在迅速扩 大。据 笔者测算 ,2001 年 , 技能劳动者收入下降。从而使高技能工人工资 中国工资差距是 1∶60 ,到2010 年 ,迅速扩大为 和低技能工人工资 比率下降。这在事实上构成 1∶96 ,而且这一趋势正在加速推进 。①事实表 了一个悖论 :是经典 的贸易理论经不起 中国实 明,中国贸易的快速增长并没有缩小工资差距 , 践 的 检 验 ,还 是 中 国 实 践 的 特 殊 性 需 要 从 新 的 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工资差距 。 角度对理论进行验证?因而这也成了国内外学 事实及研 究(常黎 ,2011 )表 明 ,中国是低 者争论的理论焦点之一。 技能劳动要素丰裕 的国家 ,是高技能劳动要素 那么 ,到底应在什么样的框架下 ,站在哪个 稀缺的国家。若把低技能劳动和高技能劳动当 角度 ,用何方法来分析贸易和工资差距 的关系? 成两种独立的生产要素 ,按照要 素价格均等化 本文试图在全面 回顾相关重要文献 的基础上 , 理论和 S - S 定理 ,中国外贸快速增长理应促进 梳理出贸易影响工资关系的机制 ,为理论和实 密集使用低技能劳动要素的产 品价格上升 ,进 证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范式。 而低技能劳动要素价格上升 ,低技 能工人 的真 一 、经典 理论 与 分析 框 架 贸易与工资差距关 系的文献很多 ,但是典 尔森定理 、特定要素模型 、内生技术进步理论 以 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斯托尔帕—萨缪 及中间产品贸易模型。其他相应的理论大都是 收稿 日期 :2011 - 12 - 14。 作者简介 :冯 贞柏 ,男 ,博士 ,五 邑大学经 济管理学 院讲 师 ,研 究方 向 :国际贸易理论 与政策 。 对这些理论的延伸和拓展。 响。特定要素模型表 明,全球化对于收入分配 1.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S - S 定理 ) 的影响主要依赖于进 口竞争部门而不是 出 口部 S - S 定理是建立在要 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门,在 H- O框架下 ,该影响主要取决于劳动者 之上 的。Stolper 和 Samuelson( 1941 )在《贸易 的技术水平 ,而不因其受雇于哪个部 门而变化 , 保护和真实工 资》中指 出,假如一个 国家从 贸 贸易对一 国流动要素的影响是不 明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