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课件17:中国近现代史综合测试.ppt

201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课件17:中国近现代史综合测试.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课件17:中国近现代史综合测试.ppt

材料二 1858年《天津条约》中规定:“英、法等国 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 材料三 到19世纪末,欧美的天主教、耶稣教和沙俄 的东正教,先后向中国派遣的传教士已达5 300多人。 传教士在中国建立教堂,网罗教徒,为西方资本主义 在中国建立血腥的殖民统治效劳,起了侵略者的大炮 所不能起的作用。 材料四 山东是这场风暴的发源地……19世纪末山 东省大小教堂1 300余处……这些教堂和教士,对当 地人民进行穷凶极恶的压迫和掠夺……这种情况,不 但激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无比愤怒和仇恨,甚至连清朝 政府一些高级地方官吏也表示不满……毓贤在一次奏 报中说:“迩来彼教日见鸱张,一经投教,即倚为护 符,横行乡里,鱼肉良民,甚至挟制官长,动辄欺 人,官民皆无可如何。”“每因教民肆虐太甚,乡民积 怨不平,因而酿成巨案。”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列出相关条约中有关宗 教文化侵略的规定。(6分) (2)由材料三分析材料一、二中西方传教士在中国 传教的目的何在?(3分) (3)材料四中“山东是这场风暴的发源地”中的“风 暴”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为 何山东会成为“这场风暴”的发源地?(8分) 解析 本题以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华宗教侵略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问是结合所学知识,找出不平等条约中关于宗教侵略的条款,再联系材料组织作答;第(2)问要弄清列强在华传教的真实目的;第(3)问要从“19世纪末”“山东”“毓贤”等关键词判断“这场风暴”是指义和团运动,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 答案 (1)《望厦条约》规定美国有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的特权;《黄埔条约》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清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及坟地;《天津条约》规定外国人可以到内地传教. (2)把宗教作为侵略工具,利用宗教来征服、控制和奴役中国。 (3)义和团运动。山东是帝国主义侵略(例如英德日等国)特别集中的地方;教会势力十分猖獗,中国人民所受剥削与压迫最重;在民教争讼中,官府往往袒教抑民,民教矛盾尖锐。 27.(2009·湖北示范高中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 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1~1919 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一亿元,加上原 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万以上,八 年相当于过去全部投资总额。1919年随着帝国主 义列强的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走向萧条。 ——《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二 1922年民族资本家张謇说“百里一税, 二百里再税,道路梗阻,节节为历。行之愈远, 则商货成本愈重,是禁止商货之流通,迫其近 售,而罚其远行者也。” 另一资本家又写道“我之廉价工人,(日本)亦得而 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的制 造,运费即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彼之便利。况 彼来者皆是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 吾高深,对工厂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 恃而不恐,吾将何术而善后。” ——《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三 8 772万吨 135万吨 钢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中国(1952年产量)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11~1919年我国民族工业 发展的特点,分析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该时期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 展的主要障碍。(不得摘抄原文)(4分) 2 949亿千瓦时 72.6亿千瓦时 发电量 452.0 164 万吨 棉花 4.4 1.95 亿吨 粮食 11.0 1.3 亿吨 煤 8 000 535 万吨 钢 1992年产量 1957年产量 单位 出口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时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以及意义。(4分) (4)材料四中反映出我国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3分) (5)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 解析 第(1)题第一问、第(2)题、第(3)题和第(4)题第一问要在阅读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获取有效信息概括归纳说明和分析问题;第(1)题第二问、第(4)题第二问要在前面答题的基础上联系相关的课本知识分析问题。 *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09·四川德阳一诊)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最 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部(州) 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