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版高中语文全程学习研究方略课件(必修3y):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人教版).ppt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阜盛(fù) 内帏(wéi)
敕造(shè) 插屏(pínɡ)
B.绾着(wǎn) 宫绦(tāo)
盥沐(ɡuàn) 忖度(cǔn)
C.漱盂(shù) 懵懂(měnɡ)
伺候(sì) 翠幄(wò)
D.诽谤(fěi) 瞋视(chēn)
杜撰(zuàn) 纨袴(kù);【解析】选B。A项,“敕”应读chì;C项,“伺”应读cì;D项,“撰”应读zhu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鬓发 簇拥 怯弱 放诞
B.纳罕 笑魇 嘱咐 惫懒
C.孽根 膏粱 草莽 愚玩
D.谪亲 殉葬 韶光 潦倒
【解析】选A。B项,魇—靥;C项,玩—顽;D项,谪—嫡。;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为实现发财梦,_____子刘斌竟骗父母传销,终致其父身亡。
②她身体_____,很容易让人想到那个“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林妹妹。
③“80后”一般生活环境比较优越,在家人的宠爱下,容易养成过于自我的思维惯性,遇到问题压力时,往往容易从自己的角度考虑,认为自己受到了_____。
A.不孝 怯懦 委曲 B.不孝 怯弱 委曲
C.不肖 怯懦 委屈 D.不肖 怯弱 委屈;【解析】选D。不孝:不孝顺;旧时父母丧事中儿子的自称。不肖:品行不好,不成才。根据语境,应用“不肖”。“怯弱”和“怯懦”都是形容词,都有胆小怕事之意。“怯弱”除胆小怕事之意外,常含身体纤弱之意。“怯懦” 是指人天生的性格,怕事,不勇敢。根据语境,应用“怯弱”。“委屈”指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而心里难过,也可指让人受委屈。“委曲”指(曲调、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曲折,也可指事情的底细和原委。结合语境,用“委屈”合适。;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0年7月28日,三峡水库迎来今年第二轮大洪水,入库流量最高时达到5.6万立方米每秒,创下今年迄今第二大入库流量。
B.2010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 500米的比赛在温哥华太平洋体育馆结束,中国选手周洋勇夺金牌,是中国队本届冬奥会的第三枚金牌。
C.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这是我国继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之后,???首次举办的综合性盛会。
D.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都应研究新时期青少年的思想动向,以预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解析】选C。A项成分残缺,句末加上“的记录”。B项成分残缺,应在“是中国队”前面加上“这”。D项否定失当,可删除“预防”或“减少”。;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14~16段,完成5~8题。
5.(宝玉)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而此前黛玉在回答贾母的类似问题时曾说“只刚念了《四书》”。请简要分析黛玉这一变化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黛玉问姊妹们读何书时,贾母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贾母的反应使黛玉觉察到自己刚才失了口,再次答话时便及时改口,这是黛玉将要寄人篱下的心态的反应,体现了黛玉的谨慎、多虑和自尊。;6.宝黛相见,为什么对黛玉的服饰只字未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宝玉的眼中,服饰是不屑之物,所以视而不见。作者这样处理,意在更好地突出宝玉对世俗的不屑的性格。;7.宝玉“看罢”、“笑”、“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谅一番”这一系列行为,表现了宝玉怎样的思想性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现宝玉无拘无束的行为习惯和叛逆性格。;8.作者描写宝玉“摔玉”这一情节意在表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