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课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什么是新闻? 新闻的特征 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 消息的结构 新闻的结构 标题 导语 主体 电头 背景 结语 文章的主体部分,可分为几个层次? 速读课文,填写表格 质疑析疑 (1)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行不行? 明确:不行。因为新闻必须具有真实性。 这则新闻写完了不发表,等待渡江役胜利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改为“胜利渡江了吗? 明确:不可以,因为这样的好消息必须及时告诉给全国人民。新闻必须具有及时性。 (2)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此中,有详略,详写哪路军?略写哪路军?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从其结构来看,它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来安排结构顺序的。中路军和西路军所遇到的敌军的抵抗,都比较小,东路军所遇之抵抗较为顽固,所以中路军、西路军放在一起写,可以议一议。而中路军渡长江行动在前,西路军在后,因此,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详略:中路军写得简略,西路大军写得稍详,东路大军写得详。此处敌人的防线比较巩固,敌人的抵抗较顽强。而且这一地区有包围敌军、解放南京的关键的战略重要意义。 (4)哪些句子对西路军渡江情况进行了评论?这两方面的议论为何一略一详?两方面的顺序颠倒一下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叙议结合) “一方面……另一方面”。揭露了敌军溃败我军取胜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原因,突出了我军的英勇善战,大长了我军士气,灭掉了敌人的威风。也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整个国民党反动派政权必然灭亡的民运。 本文的语言特点 新闻的六要素 中心思想 课文阅读分析题 课文阅读分析题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时代背景:这则新闻说,“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实行英勇的进军”,又说到“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这一则新闻发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业已胜利结束,电文说:“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即指蒋军在辽沈战役中的失败。淮海战役是1948年11月6日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淮海战役前夜。 1、快速朗读课文,在文中圈点批注内容的六要素,整体把握新闻的内容,梳理新闻结构。 标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第一层——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和时间。【导语】 第二层——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地位。【背景资料】 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城南逃的变化。【背景资料】 第四层——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六要素: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原因: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军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 经过和结果:自去年7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1、新闻语言具有真实、准确、及时的特点,请你从课文中找出能体现这三大特点的句子。 真实性: 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 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早地执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的错误 。 及时性:1948年11月5日电 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 准确性:一年多时间内 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 2、这一则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明确: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 3、比较阅读,小组合作,分析两则新闻的异同 (1)找同: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仪器维修登记表.doc
- 仪表安装工程施工的QC小组成果.doc
- 仪表飞行程序 大学课件.doc
- 仪器维护与保养.ppt
- 仪容仪态413.ppt
- 仪容课件幻灯.ppt
- 价值流程管理图量产.doc
- 价格举报文书示范文本2014 WORD版.doc
- 任务四_提供温馨的客房对客服务.ppt
- 价格谈判及报价技巧.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