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心理学复习大纲(南开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大纲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第三章 社会化
第四章 社会角色
第五章 自我意识
第六章 社会认知
第七章 社会态度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九章 人际沟通
第十章 侵犯和利他
第十一章 社会影响
第十二章 群体心理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二)前苏联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三)我国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一)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二)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三)群体心理(四)应用社会心理学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一)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三)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术语:变量、信度和效度三、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档案研究法等四、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偏向和伦理问题(一)研究偏向问题:研究者的偏向和被试者的偏向(二)研究伦理问题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二、社会心理学是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二、符号互动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 四、社会认知理论
第三章 社会化
第一节 社会化的含义
一、社会化的定义
(一)社会化的定义
(二)个人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三)社会化的基本特征
二、社会化的种类
(一)儿童期社会化
(二)青春期与青年期社会化
(三)成人社会化
(四)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五)反向社会化
三、社会化的内容
(一)政治社会化
(二)道德社会化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四)民族社会化
(五)法律社会化
(六)社会行为社会化
(七)知识社会化
第二节 社会化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二、社会环境因素
(一)社会文化
(二)家庭
1、家庭双亲在子女社会化过程中的特殊地位
2、家庭双亲的影响反应了社会文化的要求
3、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家庭气氛对子女人格形成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四种类型:
(1)宠爱型 (2)放任型
(3)专制型 (4)民主型
4、家庭子女的出生顺序也是影响个人社会化的原因
(三)学校
(四)同辈群体
(五)大众传播媒介
(六)计算机网络
第三节 社会化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
(一)弗洛伊德的观点
(二)艾里克森的观点,将人生发展分为8个阶段:
1、信任与不信任;
2、自主与怀疑和羞怯;
3、首创性与内疚性;
4、勤奋与自卑;
5、统一的角色与混乱的角色;
6、亲近与孤独;
7、创造力感与停滞感;
8、自我完美与悲观失望感
二、认知发展论的观点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道德发展的3个水平6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三)社会学习理论
(四)正常成熟论
(五)群体社会化理论
(六)解释理论
第四章 社会角色
第一节 社会角色概述
一、角色和角色丛
二、角色的分类
(一)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把角色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
(二)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三)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和制约程度的不同,把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正式角色)和开放性角色(非正式角色)
(四)根据角色和角色间的权力地位关系,把角色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五)根据角色的参与程度,可把角色分为若干类(见教材第71页)
第二节 角色理论
一、结构角色论
二、过程角色论
第三节 角色的行为模式
一、角色行为过程
(一)角色学习
(二)角色扮演
二、角色与人格
第四节 性别角色差异
一、角色冲突的涵义
二、角色冲突的协调
第五章 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一)定义
(二)自我意识的三种心理成份:自我认知、自我情感和自我意向。
二、自我意识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