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CT等解剖学成像方法相比,核医学显像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肿瘤的分期以及放射和化学治疗效果的监测等方面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是,不能提供详细的解剖定位信息仍然是妨碍核医学显像在临床广泛应用的一个很大的缺憾。 图像融合就是不同图像之间的空间配准和叠加。这些图像经过必要的变换处理,使它们的空间位置、空间坐标达到匹配,叠加后获得互补信息。 PET图像融合的目的 PET/CT SPECT/CT 男,63岁,食管癌术后15年,腰痛约20天。 术后病理诊断:肿瘤骨转移。 L2 1.静态显像与动态显像 2.局部显像与全身显像 3.平面显像与断层显像 4.阳性显像与阴性显像 第五节 放射性核素显像的类型 当显像剂在脏器内或病变处的浓度处于稳定状态时进行显像称为静态显像。 多用作观察脏器和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和放射性分布。根据脏器整体和局部放射性的高低可对脏器的整体功能(global function)和局部功能(regional function)作出判断,并可发现脏器内有无病损存在。 1. 静态显像与动态显像 1.1 静态显像(static imaging) 1.2 动态显像(dynamic imaging) 显像剂随血流流经和灌注脏器、或被脏器不断摄取和排泄、或在脏器内反复充盈和射出等过程,造成脏器内的放射性在数量上或在位置上随时间而变化。 ROI 利用计算机“感应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技术可以提取每帧影像中同一个感兴趣区域内的放射性数据,进而计算出动态过程的各种定量参数。 指只显示身体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影像,可以是动态的显像也可以是静态的显像,最为常用。 2. 局部显像与全身显像 2.1 局部显像(regional imaging) 利用r照相机、ECT、PET的放射性探测器(探头)沿体表作匀速移动,从头至足依序采集全身各部位的放射性,将它们显示为全身显像。常用于全身骨骼显像、全身骨髓显像、探寻肿瘤或炎性灶,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2 全身显像(whole body imaging) 3.平面显像与断层显像 将放射性显像装置的放射性探测器置于体表的一定位置采集某脏器的放射性影像,分别从受检者的前方、后方、侧方和斜方显像,达到充分暴露脏器内放射性分布异常的目的。 平面显像(planar imaging) 断层显像 (Tomography) 用特殊的放射性显像装置可以像X线CT一样,在体表连续或间断采集,再由计算机重建成为各种断层影像,如横断层影像(ransaxi-al image) 冠状断层影像(coronal image)和矢状断层显像(sagittal image)。 断层影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放射性的重叠,能比较正确地显示脏器内放射性分布的真实情况,有助于发现深在结构的放射性分布轻微异常,检出较小的病变,并可进行较为精确的定量分析,是研究脏器局部血流量和代谢率必不可少的方法。 4.阳性显像与阴性显像 又称热区显像(hot spot imaging)指在静态影像上主要以放射性比正常增高为异常的显像,如脑显像、肝血池显像、骨骼显像和特异性结合显像等。这种显像较易于发 现异常病灶。 阳性显像(positive imaging) 肝细胞癌显像(亲肿瘤显像) 阳性 又称为冷区显像(cold spot imaging)指在静态影像上主要以放射性比正常减低为异常的显像,临床上的常规显像如心肌灌注显像、肝显像、肾显像等属此类型。 阴性显像(negative imaging) 核医学发展简史 序 幕 阶 段 初 创 阶 段 初具规模阶段 迅速发展阶段 现代核医学阶段 (1895-1935) (1936-1942) (1946-1960) (1961-1975) (1976-) 序 幕 阶 段 1895 Roentgen 发现X射线 1896 Becquerl 发现铀盐中的γ射线 1896 Curie等 分离出钋、镭,命名了α、β、γ射线 1901 Roentgen等 建立用X线、γ线治疗癌症的理论 1923 Hevesy 首次用 212 铅研究其对植物体内的吸收 与迁移作用 1934 Irene-Curie 用人工方法首次获得放射性30 P Joliot 1934 费米,等 分别研究出产生人工放射性的新方法, 发明了回旋加速器 初 创 阶 段 1936 Hamifton 用24 Na观察白血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呼吸系统常见实验检测及常见疾病实验诊断.ppt
- 黄江菊《耳鼻咽喉科学》1.总论 鼻炎 鼻出血.ppt
- 呼病总论课程整合 八年制2016.ppt
- 黄江菊《耳鼻咽喉科学》4.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ppt
- 黄江菊《耳鼻咽喉科学》5.1急性会厌炎.ppt
- 黄江菊《耳鼻咽喉科学》5.2喉阻塞.ppt
- 黄江菊《耳鼻咽喉科学》4.2Carcinoma of Larynx3-12.ppt
- 黄江菊《耳鼻咽喉科学》2.sinusitis 鼻部肿瘤.ppt
- 黄江菊《耳鼻咽喉科学》5.3气管切开术.ppt
- 黄江菊《耳鼻咽喉科学》5.4气管支气管异物.ppt
- 敬兴果《核医学精品课件》03.血液与淋巴系统.pptx
- 口腔科学课件(重庆医科大学)1.2龋病2016.2.ppt
- 口腔科学课件(重庆医科大学)1.1口腔解剖生理2017.2.ppt
- 口腔科学课件(重庆医科大学)1.3牙髓病和根尖周病.ppt
- 口腔科学课件(重庆医科大学)3.2牙列缺损牙列缺失(讲课用).ppt
- 口腔科学课件(重庆医科大学)3.1口腔正畸学(讲课用).ppt
- 口腔科学课件(重庆医科大学)4.1口腔局部麻醉及三叉神经的解剖.ppt
- 况利《精神病学教学》2.1常见精神科疾病及治疗李静(二2017)精神分裂症-李静2017.ppt
- 口腔科学课件(重庆医科大学)4.2英语局麻拔牙12.ppt
- 况利《精神病学教学》3.1bipola disoders-huhua.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