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1955届高三1班集体-101中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春1955届高三1班集体-101中学

忆青春年华 ——1955届高三1班同学 1955年从母校高中毕业至今,整整六十年的时光流淌而过。当年生气勃勃的四十一个同学,从此分赴天涯海角,开始了各自的人生新征途。出于对哺育我们长大的母校这个大熔炉的无限感念,和彼此之间不舍的兄弟情谊,毕业时由班长卢伯英倡议,今后大家要经常保持联系,同时相约在世纪末,不论身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要一个不少地相聚在圆明园,重回母校温暖的怀抱,畅叙友情,回顾人生经历和感悟。 (1955年毕业时摄于海淀镇照相馆,中为班主任冯静吉老师) (1955年毕业前夕摄于颐和园知春亭,居中为班主任冯静吉老师,其旁为王兆苍老师) 班中的大部分同学,是1949年入学当时位于宝钞胡同的原北师大附中二部的,另一部分则是校址搬迁到圆明园升平署故地后,由原华北中学合并而来。几十年来,除一直联系不上的李灿斐和梁文瑶之外,彼此之间一直保持着联系,不时在京聚会。 (校庆五十周年庆典后摄于黄寺大街九号黄宁宿舍楼旁,前右四为江山野老师) (1994年春节摄于张幼涛家院内) 每当欢聚一堂时,谈及最多的话题,都是当年在校时的生活,学习中难忘的片断记忆。这些回忆中最让我们刻骨铭心的,是在圆明园遗址上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西方列强的凌辱,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迹,激励着我们发奋向上,立志图强,报效祖国。 大家至今念念不忘的,是1954年周恩来总理来校视察时,语重心长地再三教导我们,身为革命干部的后代,要永远戒骄戒躁,谦虚谨慎,一辈子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学成之后为建设新中国贡献力量。 在中学的六年里,我们有幸参加了开国大典,亲耳听到了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和28响隆隆礼炮声,伴随着国歌响彻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时刻,构成了中学时代的经历,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建国那年秋季,大雨成灾,各地农田被淹2600万亩,受灾农民多达350万人。华北军区发起“一两米”救灾运动,校内成立了救灾委员会。当时学校实行供给制,同学们热烈响应号召,从每月15斤小米的津贴费中,每人每天节约一两米救助灾民。 1950年 4月17日,四野大军登陆海南岛。20日正上晚自习,忽然传来了消息:“海南岛解放了!”解放前在鼓楼大街叫卖过报纸的梁光启,机灵地跑出校门,到大街上买回了号外,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看,高兴极了。 朝鲜战争爆发了。1950年12月1日,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发出了《关于招收青年学生青年工人参加各种军事干部学校的联合决定》。同学们热烈响应,纷纷报名参加。后来,他们之中的部分人,还有幸从军干校奔赴了朝鲜战场,战斗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最前线。 (欢送参军同学) 学校还先后请来了志愿军战斗英雄崔建国,钱锡钧,刘玉堤,赵宝桐等向全校师生讲述了他们在战场上的英雄事迹。他们的报告让师生们听得热血沸腾,会场上不断爆发出热烈的口号声和掌声。 (和崔建国,钱锡钧的合影) 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是1951年6月30日在先农坛体育场举行的。按照北京市通知的要求,学校选派了包括我们班的李裕民,高云,张幼涛,罗健文,黄宁等在内的20名同学参加了大会,其中马作权和女三中的一名队员,还跑上主席台,代表北京和全国的少年儿童队员向毛主席献上了鲜花。 (登台向毛主席献花前的马作权和程安) 大会在一片欢腾声中结束,激动的人群全然不顾蒙蒙细雨已转成滂沱大雨,久久不肯散去。 学校是1951年8月迁到圆明园的。暑期中我们积极参与了建设新校址的劳动:冒着大太阳修路,平整操场,还昼夜不停地挖游泳池,弄得满身是泥,汗流夹背,跳到清凉的自流井水里一冲,那叫一个痛快!虽然身体疲劳不堪,可是只要想到美丽的新校址很快就要建成,就满心高兴,一点也不觉得累了。 (在自己动手修成的操场上开运动会) 此外,值得回忆的是,学校还派我们高一一班负责监督平房宿舍的施工。此后,在教学楼前的草坡上,每人还栽下了5棵树,如今早已茂密成林。 (好凉快的自流井水) (在自己挖成的游泳池边留个影) 当年毛主席向全国青年发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号召,立即受到热烈响应。大家纷纷以实际行动力创“三好”。在学校团总支书记路开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班总结出了一套提高实际效果的学习方法,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播出节目中,由罗健文向全市中学生作了介绍。根据各自不同的志趣和爱好,不少同学还积极参加了各类课外活动小组,用自制的器皿做化学试验,制作航空模型等。卢伯英,黄宁和贺知修参加了在四中操场上举行的北京市中学生航模大赛,卢伯英还获得了弹射式航模项目的冠军。 (卢伯英,黄宁,贺知修和自制的牵引式航模) 在德,智,体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我班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课外活动:演话剧,奏军乐,比赛足球和合唱。我班的合唱歌曲“游击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