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欺凌指引30条-园南中学
目前,上海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基本可控,中小学校园欺凌情况总体平稳,但基于互联网而出现的网络欺凌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此次发布的《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欺凌指南30条》包括学生篇(6条)、家长篇(12条)、学校篇(6条)、社会篇(6条)四个部分。其中,“学生篇”提醒学生不要制造与传播虚假信息,更不能以暴制暴;“家长篇”指导家长如何准确判断孩子是否遭受网络欺凌,有效处置孩子遭遇网络欺凌,预防孩子欺凌别人;“学校篇”则建议学校将网络欺凌防范纳入学校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教师预防、发现和处置网络欺凌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篇 1.不使用语言攻击他人。如通过短信、微信,或在论坛、 聊天室、微博、贴吧、QQ群、微信群等公开威胁、侮辱、诽谤他人。 2.不曝光他人隐私。如传播或公开可能令他人受到威胁、伤害、侮辱或尴尬的文字、照片、图像、视频或音频等。 3.不制造与传播虚假信息。如通过拼接图片,或加上侮辱、诽谤性文字,散播谣言,发布不实信息。 4.不随意上传个人信息。注意保护私人信息,谨慎将个人或家庭资料上传网络。 5.不以暴制暴应对网络欺凌。理性应对网络不良行为,在遭遇网络攻击或网络欺凌时,保持冷静与自信。 6.及时寻求他人援助。遭遇网络欺凌行为,要及时告知老师或家长,也可咨询求助青少年援助热线12355。 家长篇(一) 准确判断孩子是否遭受网络欺凌 1.看行为习惯是否有变化。如使用电脑或手机时间过长,对自己的上网行为尤为保密。 2.看精神状态是否有变化。如易怒、焦虑、沮丧,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孤僻古怪,甚至发生自伤、自残或自杀行为。 3.看学习情况是否有变化。如学习效率降低、作业拖堂、成绩下降,有厌学甚至弃学情绪。 4.看人际交往是否有变化。如人际关系紧张,喜欢独处,缺乏自尊和自信,甚至处于恐慌不安之中。 家长篇(二) 有效处置孩子遭遇网络欺凌 1.联系欺凌者要求其停止欺凌行为。 2.向网络服务商进行投诉。要求及时对相关网络内容进行屏蔽、删除。 3.报告学校及老师。发现欺凌者是学校学生的,应立即联系学校与老师,共同解决问题。 4.寻求心理或法律援助。联系心理教师或专家,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必要时可联系警方或诉诸法律。预防孩子欺凌别人 5.告知孩子网络欺凌行为后果。教育孩子通过网络言论对他人进行侮辱、诽谤、攻击,是不道德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如触犯法律,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6.及时发现孩子间的矛盾。若是网络欺凌,则应要求孩子立即停止,并陪同孩子主动向被害人赔礼道歉,妥善处理孩子间的矛盾和问题。 7.适当禁用通讯工具。通过禁止孩子一段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对孩子进行教育、惩戒。 8.加强不良心理和行为疏导。对于孩子的不良心理和行为,家长与学校要形成合力,加强教育转化,必要时可以申请专门学校介入。 学校篇 1.完善预防组织架构。成立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置工作小组,组成人员包括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心理老师等,关注学生动态,及时掌握学生异常情况,妥善处置学生矛盾。 2.加强正面教育和安全提示。将网络欺凌防范纳入学校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化学生法律和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网络文化的自觉性和自律性。 3.健全发现机制。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发挥密切联系学生的作用,了解每一个学生性格、品质、交往等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异常行为。鼓励学生向老师及时报告学生中的异常情况。 4.有效化解学生矛盾。根据未成年学生年龄、认知情况和个性差异,灵活做好学生矛盾化解和处置工作,避免事态有所扩大。 5.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预防、发现和处置网络欺凌的意识和能力。 6.加强学生日常管理。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细节和隐性问题,加强思想引导和行为示范,促进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社会篇 1.净化网络环境。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制作、发布、传播违法信息,或未履行审查义务,未对违法信息进行过滤、删除或屏蔽的,网信、文广、新闻出版等部门要依法及时予以处置。 2.加强网吧管理。文化行政执法部门要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查处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 3.完善网络游戏规则。网信、文广等部门要督促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建立、完善预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五年级下册劳动日常收纳教案.docx VIP
- 2025年孝感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人员招聘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数学-广东省衡水金卷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docx VIP
- topworx D系列阀门控制器安装调试维护手册.pdf VIP
- 关于四川省引大济岷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docx VIP
- ATmegaS128_部分辐射报告Rev3.pdf VIP
- 怎样收纳整理物品课件.ppt VIP
- 文旅新媒体运营 课件 第7、8章 文旅新媒体的数据运营、文旅新媒体运营技能 .pptx
- 《架空输电线路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通道巡视技术规范》.pdf VIP
- 电梯使用单位题库-安全总监.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