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立宪依宪治国提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君主立宪依宪治国提出

LOGO LOGO ——中国黑暗时期里最 先醒来的人 康有为 020101 王力 周高典 Page ? * 大纲 人物生平 人物思想 个人贡献 人物评价 人物生平 简介: 康有为(1858~1927),又名祖诒(yí)、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信奉孔子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著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等。 早年: 少年才俊,最早的教师是他的祖父康赞修,曾做奇 联 : “柳成絮 鱼化龙” “大翼垂天四万里,长松拔地三千年” 十八岁时拜南海九江有名的学者朱次琦为师,崇信宋明理学并在其 影响下,鄙弃所谓汉学家的烦琐考据,企图开辟新的治学道路。 二十四岁到北京参加会试,回归时经过上海,进一步接触到了资本主义的事物逐步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比中国的封建制度先进,立志要向西方学习,借以挽救正在危亡中的祖国。 上书光绪: 1888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当年9月,他上书光绪帝,痛陈祖国的危亡,批判因循守旧,要求变法维新,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条纲领性的主张。并在此期间创作了多本巨作包括:1891年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1894年的《人类公理》后定名为《大同书》。 í 入仕: 1895年~1898年,康有为积极地进行了变法实践。 1895年4月,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听说清政府要与日本订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极为愤慨。连夜起草了一份一万四千多字的上皇帝书。这就是有名的“公车上书”。 同年在会试中,康有为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工部主事。以后,康有为又连续给皇帝上了几次书。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变法思想,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几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政治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的要求 组织强学会: 1895年8月,康有为在北京组 织了强学会。强学会成立之后 每三天举行一次例会,相互讨 论“中国自强之学”,批判顽固派 的投降卖国。 1898年3月,康有为在北京又 组织了保国会。 创办报刊: 改良派还通过发行报刊进行舆论宣传。1898年强学会成立时,康有为就在北京创办《中外纪闻》,康有为的《中外纪闻》开始印一千份,后来加印三千份。当时许多官员都能看到,一时在朝廷内外影响甚大。同年,康有为又在上海组织发行了《强学报》。改良派通过报纸,动员力量,扩大了自己的阵地。 戊戌变法: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发布《明定国诏》,宣布实行新政,“变法自强”。戊戌变法开始。正当康有为等踌躇满志的时候,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使得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前后一百零三天,又称“百日维新”。 客死异乡: 辛亥革命后,康有为于1913年回国,主编“不忍”杂志,宣扬尊孔复辟。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清废帝溥仪复位。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 1927年3月8日,康有为在上海做毕70大寿,于21日抵青岛。30日晚,一位广东同乡请他吃饭,未终席而腹痛,翌日身死异乡。 人物思想 康有为的理想和政治主张主要在他撰写的《大同书》中得到体现。 对于康有为的历史地位存在着较大争议。由于维新变法后各派人士的自述常常出于政治宣传目的而颇多不实,使得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存在很大困难。 其主要思想如下: 商兴才能国富 统治者必须“保商”,“轻税” 君主立宪, 依宪治国。 提出“尊碑”之说。诗歌创作,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政治论文打破传统古文程式,汪洋恣肆,骈散不拘 。 思想 赋税思想 立宪思想 书学思想 个人贡献 1 .依宪治国观念的引入: 第一次提出了包含限制君权意义的法律概念 ,即宪法。他认为国家的政体可以分为专制、立宪和共和三种。在专制政体下 ,“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 ,而立宪政体则是“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 2 .反对专制政体 ,主张君主立宪: 认为君主权威无限“大背几何公理” ,主张“立一议院以行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