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度理论与自行车道骑乘者满意度之相关研究.PDF

满意度理论与自行车道骑乘者满意度之相关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满意度理论与自行车道骑乘者满意度之相关研究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體育學系學刊 Vol.9,pp03-12(November,2014 ) 第九 期,03-12頁( 2014.11 ) 滿意度理論與自行車道騎乘者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1 2 3 蘇詠淵 、杜彰彬 、王金盛 1.臺中市北屯區文昌國民小學 2.國立中興大學附屬臺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3.臺中市私立明道高級中學 摘要 本文主要目的是透過文獻回顧的研究方式,瞭解有關滿意度的定義、理論以及相關 文獻,並藉此實際運用於自行車道騎乘者滿意度的分析探討上。研究結果發現有關自行 車道騎乘者滿意度之研究文獻,大致以「休閒滿意度」與「騎乘滿意度」之研究居多。 此外,自行車道騎乘者「休閒滿意度」、「騎乘滿意度」與後續「重遊意願」也呈現正向 顯著之關係。期望透過國內、外學者對滿意度所做的相關研究,提供給管理單位做為未 來自行車道建置、規劃與經營管理上參考的依據。 關鍵詞:休閒滿意度 、騎乘滿意度 、自行車道、自行車道騎乘者 3 壹、緒論 騎乘自行車已經成為我國多數民眾閒暇時從事的休閒活動之一 (陳韻竹,2013) 。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 (2008) 指出,自 2006 年起,從事自行車休閒活動的民眾成長 了115%。教育部體育署 (2013) 也指出,以臺閩地區有運動的民眾最主要的運動項目 來看,「騎自行車」(佔 16.5%) 排名僅次於散步及慢跑。謝佳雯 (2008) 指出目前估計 平均每天有300名自行車騎士騎自行車繞行臺灣。此外,尤子彥 (2008) 也認為女性族 群參與自行車運動,使自行車族群更加擴大。這些研究資料都充分顯示出自行車運動已 經由以往單純的交通運輸工具,轉變為全民積極參與的休閒運動,對未來臺灣觀光休閒 以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將具有重要影響性。 自行車道是地方觀光設施的一環,騎乘者使用後的感受會影響該自行車道之口碑以 及再遊意願,進一步會影響到地方政府的觀光收益。李宗鴻、鄭峰茂 (2009)認為遊客 對實際體驗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間有顯著正相關,旅遊滿意度對重遊意願有顯著性預測 力。由上述可知,自行車道騎乘者的「滿意度」值得相關單位參考。 貳、滿意度的定義與理論 一、滿意度的定義 「滿意」是指購後評估所選擇的產品或服務,成功達到或超越本身所預期之標準, 可說是一種正面情意導向的程度。 Bultena and Klessig (1969)認為滿意度取決於期望與 實際體驗是否達到一致性的程度。 Fornell (1992) 指出,滿意度是一種可直接評估的整 體感覺。 「滿意度」(Satisfaction)是用來測量人們對於產品、服務及休閒遊憩品質等方面看法 的測量工具之一,是一項非常有用的行為衡量指標 (侯錦雄、姚靜婉, 1997) 。林育璋 (2003)認為滿意度取決於參觀者所預期服務的實現狀況,「預期」和「實際」結果的一 致程度。而王明順 (2009) 指出滿意度是一種個人生理或心理的感受狀況。莊慶棋、林 紀玲、吳穌 (2010)強調滿意度是當顧客或消費者的需求或期望獲得滿足時,甚至超出 4 其想像更好的結果,所產生的一種情緒反應,反之,則會產生負面的反應。 「顧客滿意度」(Customer Satisfaction)之概念由 Cardozo (1965) 首先提出。Howard Sheth (1969)認為所謂滿意度是付出與實際獲得是否合理的一種感受。 Churchill Surprenant (1982)則認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