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红?夺一时眼球易夺一世眼球难
论文类别:计算机?-?网络营销上传时间:2016/1/18?13:01:00论文作者:未知
?
在过去的一年,“网红”热度不断飙升,?《咬文嚼字》杂志甚至把它列为“2015年十大流行语”,与“互联网+”“宝宝”“任性”等并列。可以预见,“网红”会继续像雨后春笋般出现。那么,对于网红,你点睇?
你想成网红吗?
网红,只会越来越多
不是你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元旦刚过,就有人在地铁里吃着凤爪骂着街,然后一夜成名,还“商演不断”,成为2016年第一位网红。随后,又有狗血剧在地铁上演——看得人牙痒的“北京人与外地人对骂”视频,结果竟是演员炒作……
这是闹哪样?简直不用一句“活久见”不足以表达公众的恼怒心情。近年来,“网络红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地球上,颇有“大行其道”的气势。
在网络时代,一夜成名正在变得稀松平常。从木子美、芙蓉姐姐到罗玉凤,从奶茶妹妹、犀利哥到西单女孩,网络从不“挑食”,不论男女老幼,不分职业性别,分分钟改变普通人的人生轨迹。
梳理一下,网红有的纯手工制造,有的则是流水线生产。有人因言出位,有的以大胆成名,有的靠脸吃饭,有的凭才华闯出一片蓝天——校花、老师、健身达人、网络主播、段子手、年过九旬的模特、默默无闻的好心人,甚至在德国自制麻辣香肠的重庆大妈,都能成名。So?easy!
而成为网红之后,也是无数诱惑,轻则粉丝暴涨足以四处炫耀,厉害的可以名气剧增,财源滚滚。从案例来看,不少网红摇身一变成为淘宝店主,有的甚至可以自创品牌,开始创业;有的凭借粉丝基础,接发广告,发条微博按次数计费,更牛的甚至还可以商业代言;此外,“网红”走到线下也是市场广阔,为商家站台、跑场演出、做模特、开工作室等;还有综艺节目为了颜值或噱头会邀请网红——通告费再加曝光率,真可谓名利双收!
在2015年,“网红”热度进一步飙升,连天王都按捺不住加入到“网红男友”的行列,让人瞠目结舌。鉴于这一“群体”的卓越表现,《咬文嚼字》杂志还把“网红”和?“互联网+”“颜值”“宝宝”“任性”等列为“2015年十大流行语”,???“网红”位列第9位!
可以预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阔步向前,“网红”现象只会越来越多。而相比传统方式,它也确实是快速成名、快速致富的捷径。关键是,如果可以选择,你想成为网红吗?
网红何处来?网红都是你双手捧的
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给网红的出现打开了大门。顾名思义,网络红人通常是从网上发端,被网友热捧出来的红人。到了今天,网红已是个毁誉参半的称呼,除了“红”之外,更伴随着争议甚至嘲讽。
在网络时代之前,一个人想要在公共空间中获得较高的知名度,往往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精密结合。除了自身确实有出众之处外,通常离不开大众媒体与公众心理产生的“共振”。而在网络时代,红人出现的条件大大简化了。一条微博、一个评论、一张照片、一个视频,都可能制造一个红人出来。? 当然,这里面既有主动红的,也有被动红旳。前者比如微博上五花八门的大V们,有的是演艺圈边缘的小明星,有的是国民校花,有的是时尚教主,有的是段子能手……凭借各自的“硬本事”吸引了一批粉丝跟随;后者大多是偶然被卷进热门事件中,不自觉地成为了网红。当然,眼下的网红们似有越来越同质化、批量化的倾向:微博认证不是模特就是演员(奇怪的是从来没人看过他们的作品)、发图都是雷同的锥子脸加四十五度角俯拍?(让人怀疑是不是都是同一个整容医生的顾客)、不是晒名包就是晒方向盘上的名车标志?(虽然平时也不见他们怎么工作)……对了,还有几乎都开了网店做生意,美其名曰“粉丝经济”。
网红为什么这样“红”?一方面,离不开网络推手的兴风作浪。曾有媒体报道,北上广一线城市的网络推广公司高达数百家,“炒作”一个红人要收费5~8万元。策划事件、组织水军、联系大V转发等堪称“一条龙服务”“流水线操作”。另一方面,这也与网络环境下的受众心理有关系。网民们一是爱看热闹,二是从众心理根深蒂固,这样的受众特点使得网络易于形成热点。现在想想,从网红的鼻祖芙蓉姐姐那一代开始,哪一代的网红不是网友们亲自捧出来呢?这个“姐姐”那个“妹妹”,也许最初是源于推手包装或者好事者的无心插柳,但若不是大批网友的跟帖顶帖、点赞留言,再有潜质的网红也不过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也许,“围观网红”,已经成了网络时代下公众一种不可忽视的心理需求吧。
怎么看网红?不妨摘下“墨镜”
在没有网络与智能手机之前,普通人想成为名人,常见的有两条途径:要么德高而尊,像雷锋、“草原英雄小姐妹”、赖宁,成万民敬仰的道德标杆;要么艺优而名,像聂卫平、郎平、刘晓庆,在某一领域成为佼佼者而扬名天下。否则,你就只能“仰望星空”,老老实实当别人粉丝。互联网好,好在它是一个特殊的社会,有着迥异于传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