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营销案例】乐纯:硬广阅读100万+,如何做营销
论文类别:计算机论文下载?-?网络营销论文下载上传时间:2016/3/25?14:28:00论文作者:未知论文版本:简体版?繁体版?英文版
?
免费论文下载中讯:酸奶这种大众消费品是个寡头林立的行业,换来换去都是几家大公司的子品牌,鲜有新公司有声音。
有个名叫乐纯的酸奶,在产品上线之前,写了一篇超硬的产品广告,几天传播下来阅读超过100万。文章讲了两件事:一乐纯卖的什么产品;二为什么这样定价。
为什么一篇硬广能由十几个人路过扫码分享到朋友圈,24小时不到就破10万?事后乐纯回顾这个案例时,唯一能给出的解释就是之前的3000个粉丝在这篇文章的传播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篇文章最后有将近100万的浏览量。推过引爆点之后,传播才是病毒式的。但是在到达那个引爆点之前,要有很多人帮你推过去,一批对品牌有极其强烈归属感的粉丝做了这件事。
这么会写推广硬文,何其人也?
乐纯酸奶创始人Denny?Liu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系,曾就职于全球最大私募集团黑石(Blackstone?Group),还曾担任百事中国、联想等500强消费企业的特聘顾问,之后回国创业,并在2014年初加入大众点评,担任品牌营销负责人。在经历过传统食品和消费企业的工作后,Denny认为要让中国食品行业变得更好,需要撬动两个杠杆:“全球化的资源共享”和“互联网化的企业组织架构”。
Denny曾在自己的公众账号里,根据自己操盘大众点评的推广经验,发过一篇讲如何地推的文章。据说当时这个项目就发传单这个渠道的转化率高达22.3%,要知道普通地推的转化率不过0.5%,高一些的也就1.0%。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策划即产品。
和他聊天,有一种在大学上品牌营销课的感受,他回答问题也如教科书般严谨。任何一个问题抛出来,他都会先在他的营销体系里找到问题定位,再表清上下层级关系后,才会给出答案。
他认为“在一个寡头垄断的大市场里,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用户驱动“的思路,设计出一个具有强烈差异化的产品,否则后面的运营都将没有意义。”
从最初的按需供应,做线上电商订购,到后期线下零售体验店的补充,通过“用户参与产品定价与改良“、“配方制作全透明公开”及“互动故事营销”的系列组合拳,将定价95元的6盒酸奶,做到月均复购率25%。当然,总量对于传统渠道的酸奶来说还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乐纯集结一波忠诚的粉丝。
乐纯CEO?Denny做客虎嗅微访谈,围绕着“以用户驱动的运营体系”,他以乐纯为例,分享了一些关于产品、运营的观点与玩法:
消费品行业需要被如何改造?
Q:从零起步,乐纯的冷启动具体是怎么做的?
整个乐纯运营体系的关键词是“用户驱动”,包括五个模块:(1)产品运营(2)内容运营(3)用户增长(4)用户运营(5)用户体验。分别针对一个传统消费品公司的五个部门:(1)产品研发(2)品牌建设(3)推广传播(4)销售供应链(5)产品迭代和持续优化。
也就是说我们通过“用户驱动”的方式来做这五件事。吸引到最早的用户,就是通过:
(1)用户驱动的产品研发,和(2)用户驱动的品牌建设。换句话说,通过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研发+输出与乐纯要做的事情相关内容,吸引到了目标用户。在有了核心用户群之后,再由这批用户驱动,做(3)用户增长来获取更多新用户。再通过(4)用户运营(即CRM)(5)持续优化用户体验的方式,来提升用户的留存。
Q:传统的快消品链条问题在哪?乐纯怎么改变?
核心问题在于B2C模式导致的各个环节的相对低效率。
以产品研发为例子:传统方式是“火箭发射式”的B2C研发。公司先看宏观数据,决定研发什么产品,再召集一群业内专家,关起门来研发1-2年时间(当中也会做一些用户调查和焦点访谈小组),然后推向市场,双手合十等待结果。
这个很像当年开发光碟游戏,低效率的地方就在于整个研发过程并没有接受市场的实际检验。而后来的APP开发,本质上就走了C2B的模式,基于用户的需求快速迭代。
品牌建设也是一样的B2C。比如说一个乳制品公司决定要推出一个品牌,管理层就会决定制作广告:茫茫的草原上,奶牛在奔跑,再找个明星代言人。这个品牌的形象,是公司强加于用户的,而非用户建立起来的。
那消费者是否会接受呢?这个就不一定了。因为消费者会越来越排斥“电视+超市”这种强加于人的模式。
推广传播的B2C,在于消费者是不相信B端说的话的,也就是广告。相比之下,我们在乐纯看到的是,一个女生的闺蜜说乐纯好吃,比五个Angelababy都要有用。你可能看过很多Angelababy的代言广告,也觉得广告不错,但是从来没有买过那个产品;但听闺蜜说某个东西好,你马上就买了。所以用户驱动的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工智能下一步是理解?.doc
- 人工智能预测谁是歌王,娱乐至死的背后还有更大野心.doc
- “欢乐颂”广告太多成营销颂?口碑下滑原因何在.doc
- 人际关系如何扩大电商利润空间?.doc
- 打造大单品的关键,是建立运营系统.doc
- 大单品,从外延扩张向内生增长.doc
- 大单品裂变之布局重于做点.doc
- “可穿戴nfc”如何战胜二维码支付?.doc
- 大单品如何快速成长?.doc
- 大公司抛弃公关公司自己玩新媒体.doc
- 量子计算与金融风控结合:2025年风险模拟技术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彭泽工会内部管理制度.doc
- 2025年零售与电商行业报告:电商行业新兴支付方式与风险控制.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预制型跑道更换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互联网金融平台合规发展中的风险识别与评估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中的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报告.docx
- 成人教育线上学习模式创新:2025年企业培训与职业发展规划报告.docx
- 2025年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耗评估报告.docx
- 老年教育课程中的数字素养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报告.docx
- 2025网络文学IP产业链整合与价值最大化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