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模式摇摆雅芳陷入困顿.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营销模式摇摆?雅芳陷入困顿 论文类别:计算机?-?网络营销 上传时间:2015/11/23?13:00:00 论文作者:未知 ?   中讯:以渠道模式取胜的雅芳,在中国最终却陨落于渠道模式的摇摆混乱。   11月初,直销化妆品公司雅芳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出现6.9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4.27亿元)的巨额亏损,营收亦同比下降22%至16.669亿美元(约合105.85亿元人民币)。   事实上,雅芳已经超过3年连续亏损,被收购传闻不断,却并未出现真正接盘者,早已陷入无人接盘的恐慌。2013年,雅芳拒绝了法国科蒂公司(此公司曾收购丁家宜)的收购请求;2015年5月份曾有一家来路不明的PTG公司拟以82亿美元收购雅芳,后发现不过是一场骗局,美国证监会还对PTG公司提起了诉讼。   据悉,雅芳中国上海总部和广州大区的品牌公关负责人已纷纷离职。值得注意的是,其一直在调整的中国市场,却在三季度领跌亚太地区。所以,有业内人士分析,雅芳退出中国市场已没有悬念。   不再被年轻消费者认可   “五六年前的时候,在街上还偶尔会看到雅芳的专卖店,也会跟朋友一起进去逛逛。现在一些老店面都转让做其他的了,近两年基本没用过雅芳了。”日前一位专注美妆行业多年并从事相关代理的严女士表示,雅芳的乳液、润唇膏等曾经在年轻群体里很受欢迎,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品牌崛起,加上国外品牌的加速进入,雅芳已逐渐退出年轻人热议的护肤品范围了。   对现在的女性而言,雅芳的受众群已从大众变为小众。雅芳的没落,或许代表的是整个外资直销日化品牌的式微。“还有雅芳这个品牌吗,在北京街头几乎看不到其实体店面了。”这是近日媒体在街头调查,对于雅芳这个品牌,女性们给出的答案。   随着屈臣氏、丝芙兰等专业洗化商超的出现,雅芳如今在女性心中的存在感确实越来越低。记者走访了几家雅芳门店,均是客源稀少,非常冷清。“现在的货源和种类都在减少,一天卖出去的货,也没有多少。”一家雅芳店店主表示。对于雅芳退出中国市场一事,雅芳实体店的店主们均表示,没有接到相关的通知。   雅芳在人心中的记忆,更多的是停留在几年前乃至十几年前。那时,在驻大学周???的小洗化店中,雅芳算得上一个“大品牌”了。“那时候,雅芳真的非常火。”市民宋女士,曾经做过雅芳的直销,她表示,雅芳之所以能火,一是因为它是进驻中国较早的直销品牌,另一个,则是因为其产品种类多,性价比高。   夹缝求生   直销-直销+零售-零售的混合营销模式,让雅芳陷入求生夹缝。   雅芳分公司一名离职员工说,在中国市场第一家拿到直销牌照的雅芳,曾主打“直销”牌,一度做得风生水起,靠的就是直销模式,众多员工将雅芳系列产品推至千家万户。   1990年雅芳进入中国时,高档化妆品还很匮乏,霞飞增白粉蜜已是最顶级尊享的化妆品。引领风潮的“雅芳小姐”既是摩登的代名词,也是其行销载体。   到1997年,雅芳招聘的直销人员一度达到35万,雅芳中国的营业收入也已超过了10亿元。   1998年是个节点,太多企业违反了游戏规则以至于直销受阻。雅芳不得不重新抉择。这是雅芳第一次转型,从“雅芳小姐”模式变为专卖店模式。   直销的本意是抛弃店铺、减少中间环节、节省广告费;雅芳则反其道而行,增加店铺,增加了运营成本,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直销企业。   但是到2006年意图放开直销业的中国政府还是把第一块直销牌照颁给了雅芳,因为它是“好孩子”。   直销“通行证”并没有给雅芳带来市场业绩的大幅提升,反而使雅芳陷入了“传统专卖店+直销”“两条腿”走路的彷徨。获得牌照意味着雅芳面临着在中国市场的“二次转型”,而转型中两条通路的融合与碰撞也导致了中国市场业绩的下滑。   雅芳始终没有调和好专卖店和直销的价格体系以及利益冲突,混乱的价格体系令直销和专卖店都倍感困扰。经销商和直销员之间的关系颇为紧张。   不愿透露姓名的离职员工说,2006年,雅芳实行“直销+零售”混合营销模式。而这种混合营销模式的运行,则让零售门店与直销人员的矛盾日益突出。   2010年4月底,雅芳(中国)总经理高寿康因“贿赂门”被停职,南拉丁美洲总经理奥多内兹空降中国市场,他力主雅芳向“全直销模式”转型,弱化专卖店的销售功能,转变为服务网点。奥多内兹的思维很简单,既然专卖店和直销不能并存,那就择其一做雅芳最擅长的事情。   2013年,雅芳改变了经营模式,选择主攻零售市场。“营销模式的三次变换,导致经营出现问题。”不愿透露姓名的雅芳离职员工说。但这种做法没有协调好大部分经销商的利益,诸多经销商要求赔偿和退货,更多老经销商离弃了雅芳。策略的频繁失误和反复已经使雅芳积重难返。   自2011年至2014年,雅芳(中国)的销售额依次为10亿元、7亿元、6亿元和3.5亿元。而安利2014年的销售额是287亿元。或许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