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产品,企业为什么仍旧活不好?.pdf

有好产品,企业为什么仍旧活不好?.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有好产品,企业为什么仍旧活不好? 论文类别:计算机 - 网络营销 上传时间:2016/4/29 12:28:00 论文作者:未知 中讯:众所周知,这市场上并不缺好的产品。 再好的产品,光靠企业声撕力竭的去吆喝自身特点有多好,技术有多新,对 于日趋理性的消费群体而言,实质就是王婆卖瓜。 王总最近就特别沮丧,因为企业已是日薄西山了。 去年见到他时,还很踌躇满志。当时,他慕名找到我们蓝哥智洋机构,想就 自身产品如何摆脱原地踏步的现状,争取更上一层楼来咨询请教,通过一番交 流,我们发现他企业在产品定位、卖点提炼和商业模式上存在的问题不少,也 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和要完善的地方,由于当时王总家人突生重病,他本人 心态上又存有公司还过得去,想慢慢来,反正时间还允许。 但没想到如今形势变化这么大,搞得他措手不及。 王总的情况其实很能反映当下中小企业的生存情况,当初也许企业只是流鼻 涕,有点咳嗽,但不注意,反而贻误了治疗时机,继续恶化,终至发高烧,得 了肺炎,甚是可惜。 一些中小企业老板,对于产品的市场运作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战略和规 划,就算是有,也仅仅是自娱自乐型的,每天似乎都在凭感觉做事,产品要么 跟风,想照搬成功企业的营销模式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要么就根据所谓祖传秘方 或自身拥有的某种特定优势开发生产出的产品,凭主观感觉总以为会在市场上 顺风顺水。 结果,好产品不一定有好市场,好市场不一定是好产品的客观事实与原先他 们的心理预期和希望截然相反;市场是立体多元的结构,与他们想象中的只要好 产品就会成就好市场的平面思维有着巨大的落差。 的确,现在那种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许多老板不善用心,不 去创新,潜意识中幻想一招制胜,单点突破的营销美梦怎能轻松实现呢?你的产 品与服务缺乏差异与变通,你的战略与战术形不成有机的整合与互动,在大众 市场还是分众市场摸不清底细情况下缺乏细致了解和把握,企业产业链与价值 链不能提供针对性强的及时有效内容和信息,其生存状态难道还会安全有保障 吗? 为此,许多老板就承受不住了,但急躁和不理织在一起形成的偏激往往使事 情朝着更加不容乐观的方向发展。真是令人感慨万端。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曾一针见血 的指出,许多企业在产品出来后,总觉得自己精心培育、悉心呵护的孩子会成 为市场宠儿,却没想到正在日益成熟的市场,一个产品如果没有品牌战略指导 下的实战企划和扎实执行,没有集中优势、聚焦资源去合理布局、科学规划。 那么,产品自身的价值体系是很难在消费者心目中迅速占位的,也就不可能和 消费者之间建立良好的相关性,独到差异卖点和核心竞争优势也就无从谈起。 一个企业产品,到底靠什么制胜? 在中国漫山遍野一大堆失败或即将失败的产品中,不缺研发、不缺专利、不 缺品质、不缺技术,同时也不缺规模、不缺资源,可为什么产品就一蹶不振、 折戟沉沙呢? 其实,说来说去很简单,缺少好策划,而且尤其是前面要加个定语,那就是 真正的实战派策划。 中国企业最大的悲哀就是产品的优势成为不了市场胜势! 说一千道一万,关键在于策划水平不行,营销能力薄弱,不懂市场需求、不 了解消费心理、不明白行业竞争特点,你光凭所谓的技术、工艺、专利等等能 行吗? 就中小企业来讲,光凭老板自身对市场的悟性和敏锐,以及以往曾令自己自 豪不已的高速发展,来作为参照样板,只会显示出其颓势和破绽,被以往所谓 的成功掩盖住的矛盾在重压下会重新浮出水面。同时,直面产品市场竞争激烈 的态势,一个企业如果光靠自身拥有的社会关系贮备和营销资源积累等显然是 不具备竞争力的。 现在,许多老板都应明白,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竞争已不再是企业与企业 之间的竞争,也不是单一线性价值链之间的竞争,企业正从独立创造价值走向 合作创造价值,由多条供应链共同构成企业的价值网。在价值网中,企业可以 将众多的合作商连在一起,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构成快速、可靠、便利的系 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然而,在供应链的整合竞争中,什么才是最具竞争力的要素? 速度!犹如思科所信奉的企业信条所言: “在未来的商场中,不再是大吃小, 而是快吃慢!” 好了,既然意识到这一点,中小企业如何借势借力以提升自身成长空间则是 刻不容缓了。 现在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日子尤其不好过。正如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说的 那样,这几年民营企业的优势正在被耗尽。一个是成本的增加,包括人民币的 升值,包括员工成本的增加。新用工法律出台以后,尤其是中小型的民营企 业,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