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伦理学_教学课件_01
伦理学 历史上的伦理学家 黑格尔(1770_1831)德国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著有《法哲学原理》等。他区分了伦理与道德,认为道德是个人主观内心的规定,伦理是法与道德的统一。他建立了一个个体道德与社会伦理相统一的思想体系。 第一节 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1.伦理学的定义 “伦理”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礼记·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意思就是音乐的作用可以使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规范和合理化。东汉的文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伦,从人,辈也,明道也;理,从玉,治玉也。”这里,伦即人伦,指人的血缘辈分关系;理即治理、协调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伦理即调整人伦关系的条理、原则和规范。 “伦理学”一词成为一门学问的称谓,在我国是清代末年的事情。起先是一个日本学者在翻译英文“Ethics”时,由于日文中找不到相应的词,便借用了汉语中的“伦理”一词,把它译为“伦理学”。清末明初时期,我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把赫胥黎的《进化论与道德哲学》一书译为《进化论与伦理学》,从此,我国学者便把专门研究道德现象的学问叫做“伦理学”。 “伦理学”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较晚,但却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殷商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对道德现象进行了理论思考。到公元前5世纪至2世纪,我国就有了“人伦”、“道德”等概念,并相继出现了具有丰富伦理思想的《论语》(我国最早的伦理学著作)、《孟子》、《荀子》等著作。秦汉时期形成了“伦理”这一概念,产生了包含系统道德理论、行为规范和教育方法的《礼记》和《孝经》等著作。此后伦理学一直和哲学、政治学等结合在一起,不断地发展成为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以至有人把我国的古代哲学称为伦理型哲学。 “伦理学”作为一门课程在我国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晚清时期的“高等学堂”里,明确规定要上“伦理”课,1906年刘师培出版了《伦理学教科书》。在民国时期,高等学校文理各科都要开设“伦理学”课程。新中国成立后,伦理学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伪科学,致使高等学校里不再开设“伦理学”课程。直到1960年前后,我国伦理学建设重新启动,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设立了伦理学教研室,北京大学周辅成教授开设了西方伦理思想史课程,并招收研究生。“文革”时又被停止,“文革”后,社会科学院系统、高等院校的哲学系重新成立伦理学教研室、研究所,普遍开设伦理学课程。 特别是1996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号召全国人民要学一点伦理学以来,党中央提出“以德治国”战略以来,伦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出现了一片生机蓬勃的景象,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不仅仅在伦理学理论、中西伦理思想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时应用伦理学也取得了相当的发展,出现了生态伦理学、行政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家庭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管理伦理学等众多的伦理学分支学科,并出版了大量的相关论著。尤其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增设的伦理学专业硕士点、博士点也越来越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 在西方,“伦理学”也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早在荷马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对道德进行理论思考。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把他关于人的道德品性的学问,称为“伦理学”。他儿子尼各马可把他在雅典学园里对这门学问的讲述整理成书即《尼各马可伦理学》,这是西方最早的伦理学专著。亚里士多德后,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在西欧各国不断在发展。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道德”一词的产生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伦理学的萌芽、形成的过程。最初“道”和“德”是分开使用的。“道”的原意是道路,后引申为规律、准则。所以古代有“天道”、“人道”之分。“德”与“得”两字相通,“德”指获得奴隶和货币也即财富之义。于是“有德”被奴隶主贵族视为荣耀,开始具有了某种道德的涵义。“德”字在西周初期被广泛使用,并得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从而使“德”字具有了完全的道德意义。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是行为应当遵循的原则,德是实行原则而有所得,亦即道的实际体现。后来,“道”与“德”经常并举,于是逐渐联结为一词。在儒家著作中,道德二字连用始于《周易》和《荀子》。《周易》云:“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荀子》云:“故学至于礼而后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他认为,求学问以达到礼的最高境界,达到礼也就达到道德的极限 在西方,“道德”一词源于古拉丁文, 原意为风俗、习俗、性格,后引申为道德原则、道德规范、行为品质等。 第二节 伦理学的研究视角 伦理学家和伦理学流派的不同研究视野与视角: 古希腊罗马伦理学:哲学视野,重视生存论视角 中世纪基督教伦理学:新增了神学视野,重视神人关系论视角 近代西方伦理学:新增了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生物学等视野,重视人性论视角 现代西方伦理学:新增了语言学、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