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六朝荆襄地方官吏与经济开发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pdfVIP

魏晋六朝荆襄地方官吏与经济开发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魏晋六朝荆襄地方官吏与经济开发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二 ○○五年第一期 魏晋六朝荆襄地方官吏与经济开发 王  玲 (厦门大学  历史系 ,福建  厦门 36 1005) ① [内容提要 ]魏晋六朝时期荆襄 的许多地方官吏在荆襄地区的开发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主 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安定社会秩序 ,二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三是扶植商业 。良好的自然资源 、地理 位置 ,加上地方官吏的主观努力 ,荆襄地区从 “地埶饶食 ,无饥馑之患 , 以故啙窳偷生 ,无积聚而多贫 ”的 落后之区发展成了 “外奉贡赋 、内充府实 ”的江左大镇 。 [关键词 ]魏晋六朝 ;荆襄 ;地方官吏 ;经济开发 [中图分类号 ] K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0422x (2005) 0 100 12 08 荆襄地区的开发契机在于汉末之际的社会大乱 ,并得盖于其险要的军事地理位置 。在两汉统 一的中央王朝对地方有着强大控制力的时候 ,荆襄地区由于地势偏远 ,远离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且 环境 “卑湿 ”而很少受到统治者的关注 。但在社会动乱的年代里 ,这恰恰成为它倍受青睐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偏居一隅而远离战乱的中原 ,从而成为流民南下避乱的场所 。另一方面 ,荆襄地区险要 的地理位置对于割据称雄甚至一统天下具有决定性的战略军事意义 。“荆楚与国邻接 ,水流顺北 , ② 外带江汉 , 内阻山陵 ,有金城之固 ,沃野万里 ,士民殷富 。若据而有之 ,此帝王之资也 ” ,而襄阳 “西 控蜀汉 ,东带吴楚 ,右视湖湘 ,左顾川陕 ,廻瞰宛洛 ,襟带汉水 ,屏蔽全吴 ,与江陵势同唇齿 ,跨对楚 ③ 沔 ,为鄢郢之北门,居楚蜀之上游 ,方城为城 ,汉水为池 ,天设金汤 ”。这种特殊的战略位置决定了 荆襄地区在割据分裂中成为各方必争的四战之地 。从汉末至隋 ,荆襄兵马重镇的地位从未改变过 。 也正源于此 ,魏晋六朝时期无论荆州归属何方 ,对其地方官吏的选择都十分慎重 。而出任的地方官 吏无论其根本出发点如何 ,多能在荆襄地区的开发上做出卓有成效的努力 。 一 良好的社会环境 、稳定的社会秩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 ,汉末以来的荆襄地方官吏为此 颇费心力 。东汉末期的荆州 , “人情好扰 ,加四方骇震 ,寇贼相扇 ,处处麋沸 ”,刘表单马入宜城 ,采 纳蒯良、蒯越等名士的建议 ,诱杀宗贼 ,袭取其众 ,招抚张虎 、陈生 ,平定江南 。从建安元年到三年 , 刘表又先后打败了骠骑将军张济的侵犯 ,平息了长沙太守张羡率零陵、桂阳三郡的叛乱 , “于是开 ④ 土遂广 ,南接五岭 ,北据汉川 ,地方数千里 ,带甲十余万 ”。对于其功绩 ,无名氏的 《刘镇南碑 》有 言 : “南抚衡阳 ,东绥淄沂 , 西靖巫山 ,保 四疆 ……江湖之中 , 无劫掠之寇 ; 沅湘之间 , 无攘窃之 ⑤ 民。”刘表的努力使得荆襄地区成为战乱中一方和平安宁的乐土 。其后的荆襄官吏为此也做了诸 多的努力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安置流民 ,二是招抚蛮夷 ,三是赈济灾民。 汉末以来北方社会动荡不安 ,为躲避战乱 ,人民大量南迁 ,刘汝霖先生言 : “中国人民到了东 汉 ,是沿着湘 、赣两江 ,渐次南下 。荆州的北部有江 、汉两水的灌溉之利 ,又是 自长安和洛阳分途南 ⑥ 下集合的地方 ,所以人口最多 。”从汉末至刘宋初 ,北方人民流入荆州大致有三次高潮 ,一在汉末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