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战国、秦、汉美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战国、秦、汉美术

* 荆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中 国 美 术 史 第三章 战国、秦、汉美术 第一节 墓葬美术 1 第二节 画像石、画像砖 2 第三节 其他形式的美术活动 3 小 结 4 中 国 美 术 史 第三章 战国、秦、汉美术 时 代 简 介 中国美术史 |第三章 战国、秦、汉美术 时 代 简 介 1 秦朝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他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及其所采取的(旨在巩固统一的)措施,为后世帝王所取用。 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到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秦始皇统一后,采纳了丞相李斯的建议,确立了郡县制,使地方官的任命权收归中央,这有利于消除分裂割据的局面,最初设三十六郡,后来增至四十六个。秦朝还统一了度量衡和文字,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但秦朝的统一思想和焚书坑儒则极大地破坏了文化,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此消失,一统江山、一统思想和惩罚思想犯罪成了此后帝王的重要任务。 为防卫匈奴,秦在秦、燕、赵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成了著名的万里长城。 西汉是汉朝的第一个时期,从公元前207年到公元25年 。在汉朝中西汉是强盛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期。 各项制度基本上都秦朝继承过来,只是大的政策有了改变,从秦朝行苛政而速亡的事实中吸取教训,改为休养生息,汉武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时期的法制也向文明化过度,酷刑开始废除。 汉武帝则进一步加强了皇权,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但他的方法和秦不同,是把学习和选官结合起来使用。 西汉时期的对外贸易也很发达,丝绸之路就是典型的代表,社会经济在这期间也空前繁荣,耕地扩大,冶金和纺织技术相当先进,现在巩县铁生沟遗址发现的低温炒钢炉在世界冶金技术史上有着极重要的地位。 西汉末期由于土地兼并剧烈,奢侈腐败盛行,导致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史称为东汉。 东汉,公元25年~189年 东汉王朝前后历十二帝,共一百九十五年。 战国帛画 中国美术史 |第三章 战国、秦、汉美术 第一节 墓葬美术 1 战国帛画具有一定的绘画水平和技巧。造型、构图、运笔均已摆脱幼稚的绘画时代,为秦汉的绘画艺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人物龙凤帛画》,1949年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高31厘米,宽22.5厘米,画一贵妇着宽袖细腰长裙,侧身向左,合掌而立,在腾龙舞凤的接应下向天国飞升的景象; 战国帛画 中国美术史 |第三章 战国、秦、汉美术 第一节 墓葬美术 1 战国帛画具有一定的绘画水平和技巧。造型、构图、运笔均已摆脱幼稚的绘画时代,为秦汉的绘画艺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人物御龙帛画》,1973年5月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高37.5厘米,宽28厘米,画面正中画一危冠长袍,侧身拥剑的贵族中年男子,头顶华盖,驾御舟型巨龙向天国飞升的景象,龙尾企立一鹤,龙身下画一条鲤鱼,表示龙正在天河中行进。 这两件楚国帛画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有相同之处:它们的实际用途都是作为葬仪中的“铭旌”;所表现的主题都是“引魂升天”;画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墓主人的肖像;人物都作正侧面立像,墨笔线条是最主要的表现手段。 汉代帛画 中国美术史 |第三章 战国、秦、汉美术 第一节 墓葬美术 1 长沙马王堆1号、3号墓的内棺棺盖上均覆盖着“T”字形旌幡帛画,全长两米许,构图基本相同。上段绘日月升龙及人面蛇身的始祖神,象征天上境界;中段绘墓主人出行,宴席等人间生活;下段绘神怪、龙蛇、大鱼、大龟等地下的生物。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秦始皇兵马俑 中国美术史 |第三章 战国、秦、汉美术 第一节 墓葬美术 1 1974年至1976年,在秦始皇陵东郊的临潼西杨村南边,约当东陵道之北侧,先后发现三座埋藏大型陶塑兵马俑的从葬坑。其中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3万平方米;坑内作土棱与巷道颉比相间布局,东段设开阔的前厅;巷道与前厅部分,整齐地埋藏着与真人真马等大的陶塑兵马俑,按其密度推算,总数达6000余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中国美术史 |第三章 战国、秦、汉美术 第一节 墓葬美术 1 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崇尚写实,手法严禁;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 中国美术史 |第三章 战国、秦、汉美术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