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八上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共23张PPT)
温故知新(3分钟) 1、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 ( )。 2、从菌落的()、()和(),可以大致区分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 3、用无菌棉棒擦取手心,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这相当于细菌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 ) A.配制培养基 B.接种 C.在培养基上标出组别 D. 高温灭菌 4、在培养细菌和真菌时,在接种前对培养皿和培养基必须高温处理,这是因为( ) A.高温是细菌和真菌生存的适宜条件之一; B.细菌和真菌在高温环境中生命力旺盛; C.需杀死培养基和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D.高温处理可使培养基营养丰富。 5、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步骤是:( ) 、( )、( )、( )。 6、真菌和细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 ( )、( ) 和 ( )。 温故知新 1、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 ( 菌落 )。 2、从菌落的(形态)、(颜色)和(大小),可以大致区分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 3、用无菌棉棒擦取手心,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这相当于细菌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 B) A.配制培养基 B.接种 C.在培养基上标出组别 D. 高温灭菌 4、在培养细菌和真菌时,在接种前对培养皿和培养基必须高温处理,这是因为( C ) A.高温是细菌和真菌生存的适宜条件之一; B.细菌和真菌在高温环境中生命力旺盛; C.需杀死培养基和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D.高温处理可使培养基营养丰富。 5、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步骤是:( 配制培养基) 、( 高温灭菌)、( 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6、真菌和细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 (水分)、(有机物) 和 (适宜的温度 )。 电镜下 头发上看到的细菌 电镜下 皮肤上看到的细菌 猜猜看 这两幅人体图片拍摄的是什么? 第二节 细菌 学习目标: (★:重点 ☆:难点) 1、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密切相关。 2、描述细菌形态结构特点。★☆ 3、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4、了解细菌的生殖。 本节课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任务: 根据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本,完成探究学案,在过程中要对课本重点基础知识进行标记,看不懂的用红笔标记。 要求: 静心动脑,深入思考,知道哪些懂了,哪些还不懂,不懂得地方一定在讨论时重点提出。 阅读课本P71---72 “细菌的发现”,完成1、2、3题 1、17世纪后叶,荷兰人( )发现了细菌。 2、法国科学家( ) 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鹅颈瓶实验),证实了( )。 3、巴斯德还发现了( )和( ) ,提出了( ) 以及 ( )的方法,后人称他为“( ) ”。 一:细菌的发现(5分钟) 红笔订正,背诵(2分钟) 1、17世纪后叶,荷兰人( 列文虎克 )发现了细菌。 2、法国科学家( 巴斯德 ) 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3、巴斯德还发现了( 乳酸菌 )和(酵母菌 ) ,提出了( 巴氏消毒法 )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 ”。 任务一:细菌的发现 过渡:细菌几乎无处不在,为什么却不了解细菌呢? 细菌的发现 列文.虎克 (荷兰) 放大275倍的显微镜 科学的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密切相关 幻灯片 5 (1)空气中的细菌 (2)杀死肉汤中原有的细菌 (3) ①4.敞口使细菌落入肉汤,25 ℃是适宜的温度,肉汤中有水和有机物 ②冷藏,高温灭菌,密封等 对照课本P72--73彩图及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 )或( )才能观察到。 2、细菌有 ( )、( ) 、( ) 等不同形态。有些细菌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是( ) 生活的。所以说细菌都是( ) 的。 (单细胞或多细胞) 3、细菌的基本结构都是相同的,都有 ( ) 、( ) 、( )和 ( ) 却没有( ).这样的生物被称为( )。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八上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共28张PPT).ppt
- 人教版八上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共25张PPT).ppt
- 人教版八上第二章第二节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共22张PPT).ppt
- 人教版八上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共36张PPT).ppt
- 人教版八上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共33张PPT).ppt
- 人教版八上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共31张PPT).ppt
- 人教版八上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共45张PPT).ppt
- 人教版八上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共53张PPT).ppt
- 人教版八上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共44张PPT).ppt
- 人教版八上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共15张PPT).ppt
- 人教版八上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共27张PPT).ppt
- 人教版八上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 社会行为(共40张PPT).ppt
- 人教版八上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共32张PPT).ppt
- 人教版八上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三节真菌(共37张PPT).ppt
- 人教版八上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共13张PPT).ppt
- 人教版八上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共17张PPT).ppt
- 人教版八上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三节真菌(共38张PPT).ppt
- 人教版八上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共35张PPT).ppt
- 人教版八上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共14张PPT).ppt
- 人教版八上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共46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