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科普暨小型物联网演示平台2011-9推荐.ppt

物联网科普暨小型物联网演示平台2011-9推荐.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联网科普暨小型物联网演示平台2011-9推荐

* 1)内置Ft232芯片和MAX3223电平转换电 路,高质量串口通信 2)可靠应用在3.3V单片机的系统中,可直 接连接单片机TTL串口,无需电平转换, 实现与电脑USB通信, 3)板子内置了接收和发送数据的指示灯, 解决了很多单片机开发人员串口调试难 题,只要串口数据收发,指示灯会闪烁 ,排除了问题是否出在串口的可能 4)为目标板提供供电接口。模块提供了3.3 V,200mA供电 真正的USB转串口 无线传感器网络演示平台 * 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 * 谢谢! 希望微控工作室 希望微控工作室 2011年09月 高老师 物联网科普暨小型物联网演示平台 * 新技术、新概念 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 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基于互联网技术,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来完成信息交换和通讯,据专家预测,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 物联网又叫传感网 就是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感应芯片,把它变得智能化,然后借助无线网络,人们就可以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也能“交流”,而这些物体既可以是小小的手表、钥匙,也能是汽车、楼房,总之日常生活中任何物品都可以变得“聪明”、“善解人意”。 * 互联网与物联网 “智慧地球”提出“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并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 核心观点:物联网和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 * 无线传感网与物联网 传感器网可以看成是传感模块+组网模块共同构成的一个网络。传感器仅仅感知到信号,并不强调对物体的标识。例如可以让温度传感器感知到森林的温度,但并不一定需要标识哪根树木。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对物体进行标识。包含了传感器网、RFID、二维码等。主要试图区别于Internet,认为Internet是人与人之间的网络。而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网。 物联网的概念相对比传感器网大一些。这主要是人感知物、标识物的手段,除了有传感器网,还可以有二维码/一维码/RFID等。如用二维码/RFID 标识桌椅之后,就可以形成物联网,但二维码/RFID并不在传感器网络的范畴。 * 物联网的几项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4个主要的技术: (1)RFID (2)传感器 (3)嵌入式智能(embedded intelligence) (4)纳米技术。 因此,“物联网”也叫传感网,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比如射频识别装置、二维码识读设备、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可让所有物品能远程感知和控制,形成一个更加智慧的生产生活体系。 * 重点介绍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 WSN体系结构 * WSN的来龙去脉 - 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构想最初是由美国军方提出的,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所计划署(DARPA)于1978年开始资助卡耐基-梅隆大学进行分布式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这被看成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雏形。从那以后,类似的项目在全美高校间广泛展开,著名的有UC?Berkeley的Smart?Dust项目,UCLA的WINS项目,以及多所机构联合攻关的SensIT计划,等等。在这些项目取得进展的同时,其应用也从军用转向民用。在森林火灾、洪水监测之类的环境应用中,在人体生理数据监测、药品管理之类的医疗应用中,在家庭 环境的智能化应用以及商务应用中都已出现了它的 身影。目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商业化应用也已逐 步兴起。美国Crossbow公司就利用SmartDust项目 的成果开发出了名为Mote的智能传感器节点,还有 用于研究机构二次开发的MoteWorkTM开发平台。 这些产品都很受使用者的欢迎。? * WSN的来龙去脉 - 2 1 第一代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将传统传感器采用点对点传输、连接传感控制器而构成传感器网络雏形,我们把它归之为第一代传感器网络。 2 第二代 随着相关学科的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感器网络同时还具有了获取多种信息信号的综合处理能力,并通过与传感控制器的相联,组成了有信息综合和处理能力的传感器网络,这是第二代传感器网络。 3 第三代 而从上世纪末开始,现场总线技术开始应用于传感器网络,人们用其组建智能化传感器网络,大量多功能传感器被运用,并使用无线技术连接,无线传感器网络逐渐形成。 * WSN的应用现状 WSN 环境监测和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