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

手工业的起源 * * ?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同农业的分离。它发生在原始社会野蛮时期的高级阶段。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多数地区,人们继发现青铜器后,又发现了铁器。农业上开始使用犁耕代替锄耕。由于犁耕使用新的动力——畜力,农业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农产品越来越多,为人类提供了经常的、可靠的食物。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制陶、冶金、铸造等手工业这时都发达起来,手工业种类日渐增多,生产技术日益复杂,如此多样的活动,已经不能由同一个人来进行了,于是发生了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了 石犁 耒(lěī) 耜(sì) 铁犁 生产工具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1.概况 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夏商周 :生产青铜器,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 :三种形态 2.突出成就 冶铜 原始社会:出现 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 春秋至秦汉:鎏金、镶嵌技术 西周:已能制造铁器 战国:铁农具推广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 春秋晚期:有钢剑 魏晋南北朝:灌钢法 冶铁 炼钢 高超的 冶金技术 ①技艺高超的冶金业 南北朝时期 两汉时期 西周晚期 冶铁 商周时期 原始社会晚期 冶铜 阶段特点 技术发展 阶段 领域 已有铁器 高炉炼铁 炒钢技术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 发明灌钢法 已掌握了冶铜技术 青铜铸造: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 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技术成熟,青瓷和白瓷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宋代:瓷窑遍布各地 元代:青花瓷、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明清:瓷都—景德镇;彩瓷、珐琅彩 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丝织中心—苏、杭、宁 民营丝织业兴盛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五六千年前:出现丝织品 商代—西汉:出现织机、品种增加 唐朝:技术精湛、波斯织法 宋代:花鸟写实图案 明清:鼎盛时期 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4. 官营手工业的代表行业 ②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明清时期 宋朝 唐朝 北朝 东汉 商朝 制瓷技术的发展 时期 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烧出成熟的青瓷 烧出成熟的白瓷 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越窑秘色瓷最为名贵 制瓷技术大放异彩,出现了五大名窑 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明宣德青花瓷 成为珍品,景德镇是著名瓷都 ③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明清 宋朝 唐朝 西周 商朝 原始社会 丝织业技术的发展 时期 西汉 已经养蚕和织丝 已有织机 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纺织品的花色达20多种,行销欧洲 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苏杭丝织品超过前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青銅立人像 三星堆青銅器 春秋时期的铁锄 (1953年在湖南出土) 战国时期铁锄 (湖南长沙出土) 山西黎城西周墓地出土铁剑的青铜手柄 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南朝时发明灌钢法 用生铁的溶液灌入未经锻打的熟铁中,然后反复锻打,能大大提高钢的质量。 用“灌钢法”炼制的简装直刃唐横刀 陶尊,瓷器的前身,表面 有印花图案太棕黄色玻璃釉, 河南郑州出土,商朝中期 春秋原始瓷虎形器 东汉 青瓷魂瓶 此罐胎料含铁量极低,釉色乳白中泛青,是早期白瓷脱胎于青瓷的表征。 白瓷的烧成制,是逐步降低胎釉中的含铁量实现的,它是制瓷技术的重大进步。 北齐 白釉四系罐 唐代邢窑白瓷执壶 唐代越窑青瓷莲花碗 唐代越窑秘色瓷八棱净水瓶 宋代定窑的孩儿枕 元代青花瓷罐 元朝青花云龙玉壶春瓶 青花瓷元朝开始出现,它突破了我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的框框,把瓷器装饰推进到釉下彩绘的新时代,形成了鲜明的景德镇瓷器之风格。 珐琅彩兰石纹碗(雍正年间) 珐琅瓷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制造过程,一般是先在景德镇用高温烧成白瓷,然后送到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绘彩,再在彩炉中以低温烧成。在上彩上,从康熙开始的珐琅瓷,开始用油施彩,这是借鉴了西洋油画绘画的道理,反映珐琅瓷吸收了外来的影响。 清乾隆 粉彩七珍象、马 清乾隆御制珐琅笔筒 良渚文化丝织品残片 与丝织有关的甲骨文字 素纱单衣,1972年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该衣薄如蝉翼,重仅48克。 古代丝织业中心的迁移 唐朝花鸟文锦 元代的纺织业 元代脚踏三锭棉纺车 黄道婆 元代棉织品的上衣 明代的团龙袍料 清代的寿字图丝织品 *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