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选择题
1.(2018·潍坊质检)机体内相邻的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起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突触是由上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与下一神经元的轴突建立的结构
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C.突触后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保证了兴奋传递的单向性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神经元必然产生动作电位
解析:选C 突触是由上一神经元的轴突与下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建立的结构;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属于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2.神经元能够感受刺激、产生和传递兴奋。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的膜内外不存在离子的跨膜运输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均需要消耗能量
C.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将突触小泡释放至突触间隙
D.在一个功能正常的完整反射弧中,刺激其中的任何环节均会引起反射活动
解析:选B 在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都需要消耗能量;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将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至突触间隙;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刺激反射弧中的某个环节所引起的反应不一定属于反射活动。
3.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B.“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
C.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
D.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解析:选D 学习和记忆不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4.下列关于神经元生命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后膜会产生持续的电位变化
B.反射弧的中间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也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膜外的Na+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膜内导致静息电位的形成
D.膜内的K+通过Na+-K+泵主动运输排出,导致动作电位的形成
解析:选B 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立即被分解或移走,不会使后膜产生持续电位变化;静息电位主要是由K+外流产生的;动作电位主要是由Na+内流产生的。
5. (2018·合肥质检)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
B.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既能传到A又能传到C,实现双向传导
C.兴奋传到Ⅰ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Ⅱ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地结合
解析:选D 根据突触的结构可判断④是感受器,③是传入神经,②是传出神经,①是效应器;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只能由B传到A,不能由B传到C;Ⅰ处是突触前膜,兴奋传到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Ⅱ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其上的突触后膜有相应的神经递质受体,能与神经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引起该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6.(2018·日照模拟)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下图1所示,其中甲位于膜内,乙位于膜外,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电流计均置于膜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K+浓度甲处比乙处低
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70 mV
C.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未处理),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
D.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测不到电位变化
解析:选C 图1中膜电位是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在静息时,K+的分布是内高外低;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且没有兴奋传导,所以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0 mV;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由于②处未处理,局部电流先传导到左侧微电极,后传导到右侧微电极,所以指针发生两次偏转;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当兴奋传导到右侧微电极时能测到电位变化,电表指针会偏转一次。
7.(2018·开封一模)将蛙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中,给予适宜刺激并记录其膜内Na+含量变化及膜电位变化,分别用图中曲线Ⅰ、Ⅱ表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某种培养液可以用适当浓度的KCl溶液代替
B.a~b时,膜内Na+含量增加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有关
C.适当提高培养液中K+浓度可以提高曲线Ⅱ上c点值
D.c~d时,局部电流使兴奋部位的Na+由内流转变为外流,再形成静息电位
解析:选B 该实验记录的是膜内Na+含量变化,测定的是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主要是Na+内流所形成的,需要膜外有较高浓度的Na+,因此,不能用KCl溶液代替某种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面总结-教学课件.ppt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课件.ppt
- 人教版五语下22《人物描写一组》.ppt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学课件全套.ppt
-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公案(湘教版).doc
- 三年级下册语文19七颗钻石教学课件.ppt
-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完成.ppt
- 神奇的汉字教学课件.ppt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公案(人教版).doc
-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公案(湘教版).doc
- 2019版新课标一轮课时单元综合检测课时跟踪检测(三十)--植物的激素调节.doc
- 2019版新课标一轮课时单元综合检测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基因的表达.doc
- 2019版新课标一轮课时单元综合检测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doc
- 2019版新课标一轮课时单元综合检测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doc
- 2019版新课标一轮课时单元综合检测课时跟踪检测(十九)--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
- 2019版新课标一轮课时单元综合检测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doc
- C语言题库-函数.doc
- 2019版新课标一轮课时单元综合检测课时跟踪检测(四十)--细胞工程.doc
- C语言习题161210.doc
- Linux-SPI总线和设备驱动架构之SPI数据传输的队列化.doc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pdf VIP
- 法汉互译理论与实践 全套课件.ppt
- 鲁教版九年级英语课文原文及翻译Unit1.pdf VIP
- 公司员工请假条模板.docx VIP
- TIAWBS007-2018 4H 碳化硅同质外延层厚度的红外反射测量方法.pdf VIP
- 最新2025年思政开学第一课全文.ppt VIP
- 预制立柱、盖梁起重吊装及安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12讲+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2课时).pptx VIP
- 质量管理之CAPA课件.pptx VIP
- 初中英语课件unit 1 The-Johnson-Family.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