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欣赏与写作3》课件05-中国现代散文欣赏.pptVIP

《文学名著欣赏与写作3》课件05-中国现代散文欣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讲 中国现代散文赏析 【主要内容】 周作人言志小品 林语堂闲适小品 梁实秋雅舍小品 余光中抒情散文 重点:林语堂 难点:解读《读书的艺术》 小品文 小品文是一种寓有抒情意味和讽刺性的短小散文。 ◇主要特点: 题材的包容和体裁的自由 ◇内容倾向: ⑴ 20年代的小品文,是各式短文的统称,与美文、随笔、杂感、絮语散文大体相当。 ⑵ 30年代前期小品文盛极一时,多样竞荣,并出现对立的创作倾向和思想论争。 ◇主要成员: 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等 ◇代表作品: 周作人《哑巴礼赞》、林语堂《读书的艺术》、梁实秋《手杖》《 “旁若无人” 》 ◇ 周作人 (1885年~1967年)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周作人精通日语、古希腊语、英语,并曾自学古英语俄语,世界语。 战士→隐士→汉奸 周作人言志小品的艺术风格 周作人言志小品的总体风格是平和冲淡。具体说来有四个特点: ⑴飘逸洒脱的文章笔势 如《哑巴礼赞》:哑巴虽苦,自有其乐(起)——无伤大雅,无碍处世(承)——能言贾祸,宁肯哑巴(转)——能言装哑,殊难忍受(转)——社会黑暗,令人缄口(合)。 周作人言志小品的艺术风格 ⑵平和恬淡的抒情特色 极力淡化感情,调子慢条斯理,不满隐而不显,给人宁静、质朴、幽远的美感。如《北京的茶食》:“总觉得住在古老的京城里吃不到包含历史的精炼的或颓废的点心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⑶庄谐杂出的幽默趣味 善寻平凡事物与主观趣味的契合点,善引知识性、趣味性材料增添理趣,行文庄中有谐地杂着许多趣笔。如《古书可读否的问题》中谈到:“读思想的书如听讼,要读者去判分事理的曲直;读文艺的书如喝酒,要读者去辨别味道的清浊,这责任都在我不在它。” ⑷舒徐自在的语言表达 周作人言志小品的艺术风格 寓尖锐于委婉,寄深刻于平淡,出语自然随便,不尚技巧,不尚藻饰。他以口语为基础,吸收方言,欧化、文言等成分,加以调和,造成一种十分朴素、自然、简洁而又隽永的文字。(如《喝茶》)。 ◇ 林语堂 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代表作品: 《吾国与吾民》 《林语堂自传》 《京华烟云》 《风声鹤唳》 《朱门》 《红牡丹》 林语堂闲适小品的艺术特点 ⑵从容幽默的情味 站在比较超远的立场上,以戏剧看客的姿态旁观现实,对现实中滑稽可笑之处加以戏谑。幽默中有睿智,洒脱中显凝重。幽默给作品笼上轻松自如,欢乐痛快的情调。(如《论西装》) ⑴无所不包的含量 题材非常庞杂,几乎无所不谈。“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惯用中西比较的眼光看问题,往往由一件具体事物谈开去,引发出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明比较冲突的许多联想。(如《读书的艺术》) 林语堂闲适小品的艺术特点 ⑷闲适娓语的笔调 往往以一种超脱与悠闲的心境来旁观世情,不讲让人讨厌的大道理,而是不守成法,具有随意性,趣味和个性,极得性灵之意。能在常人不以为然的细枝末节处发现新意,并自由地表达出来,极见灵性。 ⑶随意自如的结构 纵意而谈,即兴而作,化板滞为轻松,变矫情为自然,有一种信手拈来、意到笔随的风致。与他的为人一样,作品自自然然,毫不做作,“无所挂碍,不作滥调”。(如《秋天的况味》) ◇ 梁实秋 (1903一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代表作品: 《骂人的艺术》(杂文集) 《雅舍小品》(散文集) 《清华八年》 《雅舍小品续集》 《槐园梦忆》(散文) 《雅舍谈吃》(散文集) 梁实秋雅舍小品的基本特点 ⑵朴实恬淡,幽默风趣 从经验出发,说古道今,谈人论物,在娓娓而谈中融入真切细腻的生活感受,在幽默诙谐中含蕴不温不火的委婉讽刺,在讽刺揶揄中透出让人解颐的温厚谐趣。(如《男人》) ⑴贴近生活,化俗为雅 摹写世态人情,寄寓人生感悟,谈的皆是日常生活中所见所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