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文学传统.ppt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旦大学文学传统

复旦大学文学传统 * 1905年复旦创立以来,毕业生中有大量文学创作人才,师资中作家辈出。 1905年筹备成立复旦的六个“干事”中,于右任、邵力子后来都是文学成绩斐然的名家。而后入复旦学习或任教的文学名流络绎不绝:任复旦公学校长的严复、进入复旦公学学习的陈寅恪、组织复旦剧社的洪深、讲授文学的叶圣陶、翻译家傅东华、诗人刘大白,小说家贾植芳等等。      * 卢新华(中文系77级)的小说《伤痕》引发了文革后“伤痕文学”大潮,对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运动有重要影响。 梁晓声(中文系74级)的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开辟了知情文学的先河。 张胜友(中文系77级,现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的《世界大串联》是最早关注文革后“留学热”问题的报告文学作品,引起广泛关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复旦的文学创作人才辈出,成为中国文坛许多“第一”的创造者。 * 颜海平(中文系77级)的话剧《秦王李世民》是文革后较早出现的历史剧,发表后反响热烈,至今仍被改编上演。 周惟波(中文系77级)的话剧《女神在行动》第一次将意识流方法引入话剧,剧本被各地报刊转载。 李辉(中文系77级)在中国文坛较早开始对老作家的历史命运进行梳理,出版《胡风反革命集团冤案始末》等传记文学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 * 虹影(1989年入校)的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创造了海外华文文学的新历史叙事,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好评。 卫慧(1990年入校)的小说《上海宝贝》创造了新的都市欲望文学,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 宋继高(1986年入校)的电影剧本《生死抉择》聚焦党风问题,倡扬反腐倡廉主旋律,获得2000年中国电影金鸡奖、华表奖。 马骅(1991年入校)的诗歌《九歌及其他》记录了他在多元文化社会环境中如何走向民间的心路,是新青年文学的探路者。2004年6月20日殉职于云南梅里雪山藏区。 进入九十年代之后,社会文化进入多元化时期,复旦培养的作家面对现实变化,做出了多向度的探索,发表了一批审美风格独特、价值原点迥异的文学作品,扩大了中国文学的创作领域。 * 20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新的社会文化环境,推动了文学的变革。复旦大学的一批80后作家崭露头角,为新的青年文学注入了活力。 周嘉宁 出版5部长篇小说,三本短篇小说集 张怡微 出版三部文集 肖水 出版1部诗歌集,两部长篇小说 * 2002年之后,王安忆教授领衔复旦大学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中心,讲授“小说鉴赏”课程,根据授课内容,已出版专著:《小说家的十三堂课》。 *    在王安忆教授的带领下,2007年,复旦大学开始招收以文学创作为主要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成为我国第一个培养这类研究生培养的高等院校,打破了“高等院校不能培养作家”的定见。 * 开办文学写作硕士专业成效显著 近三年来,我校文学写作硕士专业招收了三届学生,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已经在全国文学报刊发表了各类作品三十余篇。这充分证明高等院校对当代创作人才的培养有重大的作用。 *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