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等”“候”“待”“俟”“”字义浅析
“等”“候”“待”“俟”“”字义浅析
摘要:汉字有语言流长的历史,很多发展至今看似无关的汉字,其实在早期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本文选取了“等”、“候”、“待”、“俟”、“?”这几个字的进行字义分析,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义项--等候、等待。通过查阅许慎的《说文解字》、王力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以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汉语小词典》等辞书,来粗略地探讨这一组字的字义。
关键词:相关义项 《说文解字》 《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 《新华汉语小词典》结语
现代汉语的很多文字词汇从古代发展到现在,虽然字、词的义项或增、或减,或被假借而表其他本不相关的字词,但它们自身始终有一个彼此关联的义项。本文所列举的“等”、 “候”、“待”、“俟”、“?”这5个词就有“等候、等待”这一共同义项(虽然“?”字已很少使用。)。下面我们就参考《说文解字》、《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新华汉语小词典》等辞书来探讨它们的字义。
一、《说文解字》
等,??也,从竹从寺,寺,官曹之等平也,多肯切。
待,?也,从彳寺?,徒在切。
候,伺望也,从人??,胡遘切。
俟,大也,从人矣?,?曰:??俟俟,?史切。
?,待也,从彳奚声,胡计切。蹊,或从足。
除“等”为会意字外,其它四个均为形声字;“待”、“?”二字均从“彳”,说文中的解释都表明有“等候”的意思;“候”、“俟”二字均从“人”,但从此处看,“俟”的本义却和“等候”没有关联。而且词性也各不相同,“等”为名词,“待”、“候”、“?”为动词,“俟”为形容词。那么它们共同的义项从何时开始就有待参考其他辞书了。
二、《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
等,①相同,一样。《淮南子?主术》:“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者~。”成语有“等量齐观”。②等级,次序。《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请自贬三~”。特台阶的层级。《吕氏春秋?召类》:“胡明堂茅茨蒿柱,土阶三层,以见节俭。”③等待(后起意义)。范成大《州桥》诗:“父老年年~驾?”( ?:回。)④用在人称代词或指认、物的名词后,表示多数或列举未尽。《史记?陈涉世家》:“公~遇雨,皆已失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与张飞、赵云~率众?江。”(?:同“溯”。逆水而行。)《齐民要术?杂说》:“如去城郭近,务须多种?菜、茄子~。”
待,①等候,等待。《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之。”成语有“整戈~旦”。引依靠。《商君书?农战》:“国~农战而安。”(安:安全。)②防备。《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今城郭不完,,兵甲不备,不可以~不虞。”(现在城墙不坚固,兵器不完备,是不能够防备意外的。)③对待。《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相~如宾。”《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吾~蜀不薄。”
候,①守望,放哨。《墨子?备穴》:“城内为高楼,以谨~望适人。”(适:通“敌”。)又哨所。《史记?律书》:“愿且坚边设~。”(坚边:加强边防。)这个意义又写作“堠”。又侦察兵。《韩非子?说林上》:“子胥出走,边~得之。”②窥伺,侦察。《吕氏春秋?贵因》:“武王使人~殷。”引观测。沈括《梦溪笔谈》:卷七“天文家有浑仪,测量之器,设于崇台,以~垂象者。(崇:高。垂象:天象。)”③问候。《汉书?张禹传》:“上临~禹。”④等候。陶潜《归去来兮辞》:“童仆欢迎,稚子~门。”(稚子:小孩子。)⑤五天为一候。《素问?藏象论》:“五日谓之~,三~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⑥征候,征兆。《晋书?天文志》:“凡游气蔽天,日月失色,皆是风雨之~也。”(游气:指云。)
俟(?),等候,等待。《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我于城隅。”○又期待。柳宗元《捕蛇者说》:“以~夫观人风者得焉。”
?,①等待。《尚书?钟虺之诰:“~予后。”(予:我。后:君王。)②通“蹊”。小路。《汉书?货殖传》:“?弋不失于~隧。”(?弋:用拴着丝绳的线射鸟。?隧:小道。)
“俟”和“待”在先秦时期都有等待的意义,“等”和“待”作等待讲都是后起意义。“等”在上古时期多作同或等级讲。《史记?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中的“等死”不是“等待死”,而是(两种做法)都是死。其他字的意义都从本义发展而出“等待、等候”的意义。
三、《新华汉语小词典》
等,【名词】,会意字。从竹,寺声。寺,官曹之等平也,寺者,简册杂积之地,寺亦声。本义:整齐的简册。①同本义。等,齐简也。《说文解字》。②等级,辈分。士阶三等。《吕氏春秋?召类》;皆陛下故等夷。《史记?留侯世家》。索隐:“言等辈也。”;同名同食曰同等。《大戴礼记?少间》;请自贬三等。《三国志?诸葛亮传》。③台阶。 出降一等。《论语?乡党》。④类型,样子。爻有等。《易?系辞》。注:“类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