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校长阶梯式生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位校长阶梯式生活

一位校长阶梯式生活   1980年夏天,话说一个刚从福州师范毕业的小伙子背着简单的行囊,踌躇满志地从城里的鼓楼区去位于闽江南岸仓山区的分配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报到。这是一所省重点小学,可谓名满省会。可这个年轻人楞是从街头问到街尾。蹿了三个来回。才终于从板房壁立的街面踅进一条巷子,在巷子的尽头找着了这所名气逼人的小学。这个小伙子就是现在这所学校的“掌门人”――林泰昌。   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他就开始了自己的阶梯式生活:从普通一兵到1995年的副校长,到1999年的校长,再到2006年的全省首批优秀校长。      阶梯之上无小事      附小放学的场面,是壮观的,进而,是令人疑窦顿生的:从校园上面直扑下外头大路的是一长列宽六米的大阶梯,但可疑的是走下阶梯的总是两列整整齐齐的学生,而且,他们总是分别紧贴着阶梯两边的墙根首尾衔接着下到大街上,两列学生之间的台阶总是暴露着大块的空白,阶梯消失、校门闭合的地方总是有那么几位目光敏锐的学生在紧张地扫视着队伍。   这是怎么回事呢?走进校园转一圈,再听林校长一席话。一切就都迎刃而解了。   附小与福州所有的小学都不同,它是一所真正建在山头上的学校,进校就得上台阶。整个校园由136级台阶组成,教室,在阶梯上;操场,在阶梯上;自然,人,也在阶梯上。而林泰昌属于那种目光特别“小”的校长,他常常为“小”所吸引,为“小”而感动。所以他的管理之道首先锁定的就是种种“小”事。他的口头禅就是:“小学无小事。”而他可能已经失去这个口头禅的“专利权”了,因为我们所接触的每个附小人居然都能脱口而出。   林泰昌最关注的“小”就是围绕着这些或宽或窄的台阶产生的,平地上毫无风险的简单动作换成连延不绝的台阶后,就可能成为极度危险甚至致命的行为。于是,独特的地理特点决定了两千多附小人与其他学校绝不相同的阶梯式生存方式:孩子们在台阶上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他们的跑、走、跳都需要有一定的规范。而孩子好动的天性偏偏又是与这种规范是相冲突的,如何有效地管理呢?林泰昌的绝招有两个:一个是行为习??养成教育。一个是班级值周制度。   习惯养成就是在孩子刚刚进入一年级时,宁可迟几天上知识课。也要先教给他本校的各种行为规范,并使之成为下意识就能遵守的铁律。前面所说的放学场景就是这样的一个铁律,靠墙走有扶手处,安全。而那几位身负督查重任的学生就涉及到班级值周制度了。班级值周制度是林泰昌的创举:从四年级起每个班级轮流负责校园的管理,当班的轮值班级里,所有成员在本周五天内都是校园直接的管理者。他们每个人都各自负担着不同的管理角色,有在校门监督上学、放学秩序的,有在校园里随时规劝同学们不可进行危险动作的,有在保洁校园的等等。在值周完成的第二个周二,上周轮值班级还必须派代表做一周的值周反思,总结经验,指出不足。学校会在本周内评出四名最佳值周学生。每五周评出全校的最佳值周班级,以资鼓励。经过这样一周的天天提前到校、各领任务分头执行的实战演练,他们体验了甘与苦,为他人服务的责任感就在这些未来主人翁的身上培养起来了。许多孩子即使不再值周了,也能更加自觉地尊重和配合其他同学的管理。   这就是林泰昌费尽心力设计的让孩子们做校园主人的自助管理模式。      登攀之后是风景      穿过学校最新的行知楼。我们登临全校的最高点,视界一派辽阔:斜下方波光荡漾处正是宽阔的母亲河闽江,正值涨潮时间,从人海口顶托回来的潮水把江面抹得像一个平和的内湖:而四季如一的江风吹得人两腋清凉,令人顿生脱俗之念。这个正面让人望而生畏的阶梯学校居然藏着这样的风景,我们都被震撼得有点面面相觑。林泰昌自得地说道,要是大夏天来,坐到四楼顶上。那就更快活似神仙了。   收回目光,眼皮底下是一片逼仄下降的坡地,有折叠式返复的道路,一头的角落里连接着一座建筑,学生时不时在那儿进进出出。哦。是厕所。难怪一路上行,偌大一个校园就没见过它的踪影,原来躲在了这里。面对我们眼中透出的问号,校长解释道,在学校建设上。我信奉这样一句话:一个校园,只要做到看不到食堂和厕所,就是一个成功的校园。   林泰昌正是这样坚守着自己的美学原则用精算师的工作方式来精心雕琢校园的。像厕所所在的这一小片陡峻的坡地,早先都是荒草的领地,他硬是把它平整出来派上了用场。行知楼左侧底部顺着下降的山势,掏出了学校一个“复式”的食堂,而从外观来看,它不显山不露水,外拙而内秀。   学校的大手笔在山南的主校区,在逐级升高的山头上,林泰昌花了五六年的时间,多方筹措资金,一项一项地实现着他的校园新布局:自强楼,田径场,行知楼……最具匠心的当属田径场了:学校在原来下操场的上方加盖了一层,在上面铺出了一个标准的塑胶跑道和两个篮球场来,平白使22来亩的校园又多了四亩多的面积。现在。学校有了上中下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