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工挖孔桩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人工挖孔桩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
??? 人工挖孔桩施工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本人通过几个工程的安全管理,得到一些经验,希望能够为其他人工挖孔桩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一些借鉴。
?? ?? 一、存在的风险∶
人工挖孔桩主要存在以下高风险∶落物、人员坠落、塌方、窒息、透水、触电、高温、爆破等。如果不做好防范措施,易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 二、管理措施∶
????? 1、施工前做好详细的风险分析,根据施工工艺过程,对每一个施工工序进行风险分析,并根据分析出来的风险制定防范措施。
??? ? 2、加强人员基本素质控制。要求井下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45岁。依据方案和风险分析结果进行有针对性培训,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 3、?对机具进行检查,保证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及时维修,杜绝带病运转。 4、?加强安全监督检查,作业过程中,专职安全员现场全过程跟踪,监督落实安全措施。 5、?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演练。预案包括台风、暴雨、工伤、急救等内容,准备好应急物资:救生软梯、呼吸器、常用创伤、中暑药品。 三、?技术控制措施: 1、?落物(井上坠物、提升的土石等坠落): 第一节护壁要高于孔口200mm,井口和四周要装设防护栏栅,设踢脚板,并围密目安全网。???
挖孔桩井口2米范围内严禁堆放浮土、浮石等一切杂物。 护壁顶上不许放置操作工具。 孔深超过2m时,作业面上部设置半圆形防护挡板,防止坠物伤人。 桩孔内传递物品,用吊桶,严禁直接往孔内投掷任何物件。 井上监护人员不得擅离岗位。加强与井下作业人员的联络。 2、?人员坠落 下井人员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帽,系好安全绳。随身携带测氧仪、救生衣、手套、护目镜、口罩等。 施工人员上、下井采用专用吊笼,吊笼内有座位,配备汽车用安全带。 井口人员必须系安全带。 3、?塌方 增加开挖坡度,增加孔壁稳定性,减少塌方几率。每天的掘进深度不得大于1m。 护壁浇筑后,24小时后才可进行下一节的开挖。桩身浇筑时,相邻5m范围内的挖孔停止作业。 在极松散的土层可用具有足够刚度的钢筒代替钢筋砼护壁,并随挖随沉。 在施工区域周围必须设置降水井,施工时应在降水井连续抽水,保持地下水位稳定平衡。 吊机和铲土机械不得在靠近井孔3m范围内操作行驶,以防孔内壁受压塌方。 4、?窒息(缺氧和有毒气体) 技术人员使用毒气检测仪对桩孔内气体进行检测,工人每次下井前,先将小鸟放入井内5分钟,确认无异常后才下井作业。 孔深5米时,给桩孔内送风,开工前送风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孔深超过10m时,恒定送风量不宜少于25L/S。 桩孔内作业人员系安全绳,紧急情况(如毒气、缺氧等),将人员尽快吊出孔外,避免事故时救护人员盲目下井,造成更大危险。 由于呼吸新鲜空气和劳动强度之需要,每工作2小时作业人员轮换。 5、?透水 下井前先排出井下积水,并观察渗水速度。 护壁设导流孔,并由导流管引到井底,井下设排水泵排水。 相临10米范围内有深孔正在浇灌混凝土或蓄有深水时,不得下井作业。 下雨时停止作业,人员迅速升井。 6、?触电 孔井内照明采用12V以下安全电压,照明灯具采用100W以上的防爆带罩灯泡,行灯变压器严禁带入井下。 排水泵和其他井下用电设施接漏电保护器,定期检测绝缘电阻。井内电源线采用防水型电缆,有防损、防断等保护措施。 孔内抽水时不得作业。抽水后断开电源才可下井作业。 井下作业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7、?高温 工地设茶水供应站,保证施工操作人员的水分补充。 工地配备防暑降温药品。 高温时,避开日照高温时间浇灌混凝土。 8、?爆破 桩孔下部岩层爆破时,由具备爆破资质的专业爆破队伍来实施。 爆破前制定爆破方案,经审批后才可执行。并应尽量减少炸药用量,减少爆破深度,分几次完成爆破。
爆破后先检查护壁状况,确认未受到损坏后才可下井作业。 爆后通风时间不少于25 min,炮烟散尽、毒气探测安全后,才可下井作业。 以上是人工挖孔桩作业中的筛选的高风险作业,具体施工还要根据现场的环境、气候、地质情况调整安全措施,才能真正确保做到“零”事故。
?????????????????????????????????????????????????????????? ????? (文章摘自中国建筑安全网?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世界十大最豪华古墓秘闻大揭秘( 图).pdf
- 世新大学创新育成中心.ppt
- 世界历史遗址基金会.pdf
- 世界各地的语言.pdf
- 世界宗教博物馆.doc
- 世茂股份2007 年年报简评.pdf
- 世统国际有限公司.doc
- 世说新语 霸气的生命之歌.ppt
- 世贸组织首次做出不利于中国裁定偏袒发达国家.doc
- 世韩CSM 膜技术详述CSM膜的命名法RE - 80 40 - BE(BL) ① 产品种类.pdf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