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兴传染病的隔离防护措施
新興傳染病的隔離防護措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 感染管制 沈淑惠 符合新興傳染病的要件 具有傳染性 「新興傳染病」指的是,近二十年來,才開始出現在人類身上的傳染病 這些傳染病,不僅發生率有快速增加的趨勢,在地理分布上,也有逐年擴張的情形,有些甚至已發展出新的抗藥性機制等 廣義的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其型態大致可以分成六種: 新病原/新病症:例如HIV/AIDS 舊病原/新病症:例如Hantavirus/ HPS(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 舊病原/新地盤:例如JEV(Japanese encephalics virus)/Australia 舊病原/新株種:例如Vibrio cholerae O1/O139 舊病原/新宿主:例如Avian Influenza Virus/Human 舊病原/復發流行:例如Dengue virus /Americas 別以為新興傳染病,跟您沒關係!看來,傳染病並沒有從我們生活中消失,隨時在伺機猖獗 可能家裡花盆積水沒清(登革熱) 孩子上幼稚園或飯前沒洗手(腸病毒) 親密伴侶不忠(愛滋病) 同事打個噴嚏(流行性感冒) 同機鄰座乘客咳嗽(肺結核) 探望住院親友(SARS)就染病上身。 未來十年國家衛生政策之發展 新興傳染病之防治 醫藥衛生研究之強化 病人安全 建構全人照護之健康體系 衛生政策與資源配置等 「每個人都是傳染病網絡上的一個節點」 陳建仁在《瘟疫與人》一書導讀中指出,如果能從個人做好一些措施,用知識與行動消除無知帶來的恐慌與盲動,加起來就是一張強固防疫網。 目前台灣地區防治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的策略 疫情監視 疾病監測系統敏感度不夠:傳染病個案通報 通報系統延伸:(1)基層開業醫師、(2)醫院住院病人、(3)實驗室檢驗結果通報、(4)民眾若是發現可疑病例,0800-024-582這支24小時服務的免費專線 “症候群通報系統”Syndrome reporting system,(1)急性神經症候群、(2)急性出血熱症候群、(3)急性呼吸性症候群(4)急性黃疸症候群 面對新興傳染病的威脅,張上淳教授建議 「看到第一個患者就懷疑有不明原因的傳染病入侵」 在實際運作上的確有困難:境外移入還是一個高危險的管道 提醒民眾若出國返家後,出現不適症狀,務必儘速求診,若是家人也出現相同的症狀,則已有群聚現象 醫療人員若接獲不明原因感染的患者,最好是先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以防範可能的傳染病散播 醫療人員若發現自己症狀與病患或周遭人員類似則應提高警覺 面對新興傳染病的威脅,張上淳教授建議重新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 戴口罩、勤洗手,這些看來簡單的習慣,卻是防範傳染病的根本之道 傳染病不外就是經口傳染、飛沬傳染和空氣傳染 空氣傳染很難預防 經口傳染的疾病:只要勤洗手即可降低感染的風險 飛沬傳染:只要戴上口罩即可避免傳給他人,像感冒患者就應該自己戴起口罩 洗 手 是最重要而最簡單有效能防止感染傳播的方法。 在接觸病患或病患的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汙染的事物之前後,不管有沒有戴手套,均需洗手; 如有戴手套,應將手套脫除丟棄,並立即洗手。 在一般的情況下,洗手時可使用一般的肥皂;但在特殊的情況下,如有感染症的群突發發生時,應使用含抗微生物製劑的肥皂或乾式的殺菌洗手液(waterless antiseptic agent)來洗手。 有時即使是在照顧同一個病患,若接觸了病患身上某個帶有大量致病菌的部位,也需先行洗手再進行之後的醫療或護理工作。 面對新興傳染病的威脅,張上淳教授建議養成良好的就醫習慣 固定在一家醫院看病 改變「逛醫院」的習慣,畢竟醫院的細菌或病毒本就比較多 「逛醫院」不但會增加自己被感染的風險,也會成為院際間感染的媒介。 面對新興傳染病的威脅,張上淳教授建議「陪病文化」被檢討的重點 住院病患,家屬輪流陪在一旁,假日時,甚至一家老小全員到齊,圍在病床旁,這對院內感控而言,實在非常不好。 在國外,親友大多打電話致意,或是送束花表達心意。 在醫院內的疫情監測 發燒監測及異常健康管理 診斷為傳染病病患之隔離 已曝露之員工,家屬或病患之處理 已污染的環境消毒及處理 發燒監測及異常健康管理對象:所有病患及家屬,員工(含外包員工、看護及志工) (1) 體溫≧38℃應立即戴上口罩,並就診查發燒原因,直到退燒或找到發燒原因為止 (2)醫事人員若發現身體不適或發燒有群聚情形(二人以上有相同類似症狀),且疑似傳染性應立即通知感染管制協助調查 (3)病患為不明原因發燒應查明原因 (4)同病房或病患及家屬同時三人發燒 診斷為傳染病病患之隔離 隔離病房之使用 使用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