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一部字以官显历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书法史一部字以官显历史

中国书法史一部字以官显历史   闲来读碑帖,因其无功利,也就无压力,说的俗些,纯属个人消遣;说的雅些,是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身心涵泳和陶冶。故而乐此不疲。然而,近日浏览洋洋36卷《中国墨迹经典大全》(由周倜主编,京华出版社1998年出版),却是别样滋味涌心头。   该“经典大全” ,跨时1666年,收录了上起魏晋时期的陆机,下至晚清民初的康有为, 479位书法名家的墨迹珍品。逐个阅读各书家的生平简历,不禁为之感叹――怎么这些赫赫有名,彪炳书史的书法名家,十之八九都是官身!上至九五之尊的皇帝,下至九品小吏,即便那十之一二的书家,非官非宦,凤毛麟角,亦是名士高僧。无官身,无名头的书家,几无一现。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个官僚书法家的群体。一部中国书法史,就是一部字以官显的历史。连缀书史的,就是官本位!   以官论字,字以官显;官显而字显,官废而字废。自古而然。最著名的如李斯、秦桧、蔡京、严嵩之流。   李斯,秦篆的改造整理者和书写规范者,既有文字记载的史实,又有作品传世为证。李斯实为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其书写的小篆,“朴茂”“端庄”,“乍密乍疏,或隐或显,负抱向背,俯仰承乘,任其所之,莫不中律”,“古今妙绝”。若从规范汉文字,推广使用汉文字的角度来论,李斯功莫大焉,无出其右者。因此,标榜李斯是中华民族文字规范使用的最大的功臣,应是当之无愧的。然而,李斯为人阴险刻毒,寡廉鲜耻,刚愎自用;为政嫉贤妒能,排除异己,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很是不讨人喜欢。于是,有些人,硬是不承认他的书法地位,如元人郑杓在其书法著作《衍极》中,对李斯就以“得罪名教”为由而“黜之”。公然坚决地以人而废字了。   秦桧,状元出身,颇擅笔翰,诗文天下,文采书法自是十分了得。陶宗仪《书史会要》云:“桧能篆,尝见金陵文庙中栏上刻其所书‘玉兔泉’三字,亦颇有可观。”从流传下为数不多的作品看,其书法,松脱舒畅,结字顺势而就,不滞不板,其笔意结体与蔡京兄弟非常相似,又独具风韵。一流书家当之无愧。再者,目前依旧在大量使用的宋??,据说就是秦桧创造的。因此一项,就足以独步书坛,傲视群雄,自是一代宗师了。   蔡京,其书法,姿媚豪迈、痛快沉着,元人陶家仪《书史会要》曾记录当时人们对蔡京书法的评论:“其字严而不拘,逸而不外规矩,正书如冠剑大人,议于庙堂之上;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绝古,鲜有俦匹。”比同时代的书法名家蔡襄更富新意,更能体现宋代“尚意”的书法美学情趣。因而享有盛誉,朝野上庶,学其书者甚多。因此,明清有大量的书法研究者认为“宋四家”苏黄米蔡之“蔡”应是蔡京而不是蔡襄。   严嵩精熟经史典章,谙习音律诗文。其书法,从所留不多的榜书来看,结体方严浑阔,笔力雄奇博大;字体丰伟而不板滞,笔势强健而不笨拙。应是元代名副其实的一流书家。就是放在整个书法史中,亦毫不逊色于任何时代的一流书家。   然而因秦、蔡、严,均是遗臭万年的大奸相,其道德、其人品、其为政,为民族感情,民族利益,民族道德所不容,再加之政敌书史,修怨横议,奸名随身,遭世人唾弃,背千年骂名,故而以人废字,被毫不留情地逐出书法正史。然而,无论是政治原因、还是道德、人品问题、亦或是为民族感情所难容,说到底还是统治者的取舍标准――还是脱不出官本位!   以官论字,字因官显;官显而字显,官废而字废。自古而然,当代尤甚。就时下而论,官场上写好字的,寥若晨星!就是这些“寥若晨星”者,大多是在未发达前曾是书法爱好者,潜心临池若干年,有那么点修养,能“刷得两笔”。而大量的充斥官场的涂鸦之作,不是“墨猪嗷嗷”,“墨狗吠吠”,就是满纸萦春蚓绾秋蛇,令人作呕,玷污了精贵的大好宣纸。但捧之者,趋之若鹜,官越大,趋之者愈众。阿谀奉承,无所不用其极。而被捧者,前呼后拥,左有佳丽磨墨,右有红袖添香,袋中润笔丰厚。晕乎乎,飘悠悠,真以为是“王羲之第二”,“怀素再生”呢!殊不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字因官而显,又因官而废。官显时,书匾、勒碑、题词、赠言,满天飞。官一旦做到“腐败”,没等秋决,就连夜砸匾、磨碑、毁词,销毁的干干净净。这类闹哄哄的滑稽剧,你方唱罢,我登场,似乎总没有谢幕的时候,而且大有前赴后继,愈演愈烈之势。   这也是书法史上,由“官本位”滋养出的特有的文化现象。   从书法传播的角度看,“官本位”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的。以书为教,始于周;以书取士,始于汉;置书学博士,始于晋;专立书学,则始于唐。唐代国学有六门,第五门就是书学。唐选拔人才的条件有四,其三就是“楷法遒美”的才能合格。书法已成为入仕必备的技能。写一手臭字,即便是天才,也休想进入仕途!书学,在官家这种带有极强功利色彩的的倡导下,其普及的广度、涉及深度、技法的高度,当是空前绝后。遥想当年,只要是读书人,随便拎出一个,就写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